想法与办法,这两个词看起来有些相近,其实不然,想法只是停留在决策者脑袋中的东西,而办法是将想法付诸实施的路径选择。
想法多本身是好事,但如果总是满足于一个又一个想法,一套又一套思路,而没有化想法为行动的得力措施,那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即使再多也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因此,想法多,更要办法多、落实的措施多,如此想法才会有根有脚,才会真正落地开花。
《资治通鉴》中记载着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李世民对下属说,他在与大臣议事时一般很少发言,因为他所说的话都会关系到国计民生。但如果他对某事表态了,那就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李世民不是一个遇事没有想法的人,他很少讲话,那是因为他在对自己所产生的想法进行权衡,分析轻重与利弊,他要选一个最优的想法,也是可以变成现实的想法;既然确定了想法,就一定要落实,言必信行必果。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些做法是有效的,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就是明证。
想法多更要办法多、落实多,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不外乎做到以下几条:一是我们所产生的想法一定要来源于基层、来源于事实,也就是说我们的想法不是凭空臆造的,是真正能代表人民利益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想法在实施过程中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二是我们要在众多想法中选择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那几个,有重点地去落实,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具体实施的人找不到方向。三是要做到换人不换思路,决策定下了,就要一任接一任地干好。因为我们的想法不是决策者个人的想法,是大家的集体意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不管人事如何变动,既定的方向都要坚持。也只有这样,想法才会从纸上走到大地上!□
(作者单位: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处)
责任编辑: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