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的新期盼。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十三五”规划中,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首次纳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目标之一首次提出。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十三五”新征程上,进一步突出绿色发展,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打赢绿色革命攻坚战。
以理念升华筑牢绿色发展基础。绿色发展是基于江苏现实省情的必然选择。江苏产业、城镇、人口密集,工业企业数、人口密度在各省区中均居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日趋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江苏从上世纪90年代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到新世纪初明确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并把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作为发展的重要方针,再到2011年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把“生态更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新内涵、新标准,直至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作为发展定位,越是发展,越是生态前置绿色先行,绿色发展已成为江苏的鲜明优势和品牌。
以实践探索开创绿色发展时代。在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的关键时刻,亟需绿色发展勇当新动力。江苏在顶层设计上率先发招。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六大行动”拓展为“七大行动”;在全国率先颁布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年起率先在全国划定全省生态红线,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红线”为发展“留白”,有效遏制区域发展盲动。把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2015年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标志性转变。扬弃旧模式,借助“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以制度创新保障绿色发展实施。唯有将绿色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使理念转为实践。江苏探索建立绿色发展量化评估体系,真正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在引导市县向“绿”转上的指挥棒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坚决执行总书记“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部署,使绿色制度“硬”起来。通过综合使用新环保法赋予的多项新手段,依法惩处了一大批环境违法案件,全力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政府引领,更需要全民参与。只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知行合一、久久为功,定能换来碧水蓝天,开创生态文明新篇章。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色发展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寄予着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铿锵前行的江苏,正展现出“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城乡协调之美”交相辉映的“环境美”的现实模样。□
责任编辑:包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