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境界者成高格

发布时间:2016-06-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巩 伟    

王国维曾言,“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得失、俯仰天地的情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想达到更高境界,须在三个方面不断磨砺自己。

一是做人当“静心”。古人云:“吾门如市,吾心如水”。读书做学问,需要静;为官做人,更需要静。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静不下心、稳不住神,心思不用在工作上、精力不用到事业上。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视过高,工作上稍有一点成绩,就迷失自我;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怨天尤人。这说到底还是境界不高,没有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长此以往,必将损害党员干部形象,损害群众利益,其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自觉树立起服务大局意识,真正把党和国家事业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利益冷暖记在心头,静下心、沉下身,才能扎扎实实干出成绩,实现自身价值。

二是做事当“敬畏”。“敬畏”即“敬重和畏惧”。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事有所畏,其业必成。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其职责重大,尤其需要对事业有敬畏之心。对事业敬畏,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时刻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勤想事、善谋事、勇干事,用“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对事业敬畏,就是要敢于担当,遇到难题“迎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决不能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问题拐弯行。对事业敬畏,就是要“吾日三省吾身”,常修从业之德,常克懒散之念,常思不足之处,对待工作不懈怠、不拖沓,抓好落实,打通工作“最后一公里”,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三是做官当“净洁”。“净洁”即“干净和廉洁”。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严以用权作为根本要求,切实解决好“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这个根本问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党的原则办事,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自己的亲属,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各种监督,坚持用“清白”二字打底,“公廉”二字正己,切实筑牢清正廉洁的思想防线,练就一身拒腐防变的钢筋铁骨。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铜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袁 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