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优”更要报“忧”

发布时间:2016-11-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李燕翔    

日前,某地一政府职能部门向社会各界聘请“报忧员”的做法让人们耳目一新。 

为促进作风的进一步好转,该部门创造性地聘请了一批敢于揭露问题、敢于提意见的老党员、老干部为“报忧员”,为其颁发了“报忧员”聘任书,明确了权利和义务。规定:凡是“报忧员”反映上来的本部门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中间环节不得过滤、不得截留。自从开展这项活动后,该部门实现了下情上达,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保证。

现实工作中报“优”不报“忧”的问题普遍存在,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业绩,许多部门和单位在汇报工作时,往往总是只讲“优”,不提“忧”。有的甚至不惜高薪聘来“写作高手”,采取以偏概全的不实写法,将单个的事例集于某人或某部门一身,以保“优”除“忧”。比如:在汇报土地管理工作时,如果耕地保护工作做得好,则大讲耕地保有量超出下达任务的多少多少;如果管理工作没做好,造成了违法占地失控,则大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多少多少,罚款数比去年同期增加多少多少。总之一句话,有成绩炫耀成绩,没有成绩,换个角度也要吹牛。其结果是,明明是“忧”多“优”少,可经验总结材料出来以后,摇身一变却成了“优”多“忧”少。

“优”与“忧”,音同字不同。将“忧”报成“优”,不仅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使小问题酿成大错误,而且也会混淆视听,误导上级决策,造成工作和事业的失误。

工作中“优”和“忧”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只有“优”而没有“忧”,或是只见“优”而不见“忧”,都是不正常的。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在报“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忧”的存在,只有正视“忧”的存在,才能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健康深入开展,确保创造出更多的“优”来。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国土资源局)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