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无字之书”

发布时间:2017-01-05     稿件来源:《群众》(上半月版)     作者:陶铁葆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曾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社会上的一切都是书,是“无字之书”。他倡导多读“无字之书”,实质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读懂社会这门“大学问”。日常工作中,多倾听社情民意,多体味酸甜苦辣,读懂“无字天书”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与群众深入接触的过程。

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有时虽然也“身入”群众,但不善于讲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管用的话,不会融入群众。正所谓,沙发坐得多了,板凳坐得少了;一言堂搞得多了,群言堂搞得少了;高脚杯端得多了,大碗茶端得少了。要读好“无字之书”,唯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入田间地头;带着任务、带着措施走进一厂一店;带着谦虚、好学的精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才能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