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论述为我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历史条件下,坚定党的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根本上扭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的状况,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进一步彰显了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党的十九大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需要,对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的要求,进行新的部署,开启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崭新征程。为了切实提高在党建问题上的理论与实践自觉,有必要深入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党的建设所具有的一系列新特点。
第一,从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关系来看,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思路、大格局、大战略、大逻辑,是对我们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依靠的主体与力量、既定的道路与目标所作出的宏观梳理和思维概括,它们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恢宏画面。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是说,在当代中国,只有把握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是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只有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建设强,才能为中华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坚实可靠的思想引领和政治保证。今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这是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从这样的意义上来理解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第二,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关系来看,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就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政治指向性。
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就必须掌握国家治理能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增强社会财富,维护公平正义,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要依规依法有序有效地治国理政,另一方面则通过治国理政实践获得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利于坚持、完善和巩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法宝,是我们党的基本功、必修课;而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体现到党的领导能力的提升上,落脚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建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全体成员、一切工作部门和单位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把抓好党的建设与坚持党的领导统一起来,确保党建的正确政治方向。
第三,从新的时代条件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关系来看,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必然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党的十九大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今天我们面对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虽然我们正在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国内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党内尚存在的一些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党的十九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新时代变化中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出发,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中把十九大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我们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党建优良传统与做法,另一方面则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凸显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第四,从党的建设中所包含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坚持全面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
十九大报告在党建内容中增加了“政治建设”,把十八大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扩展为“纪律建设”,并提出制度建设要贯穿于其他各项建设之中。这些提法,体现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建所取得的新鲜经验,体现了党坚持问题导向更准确、全面地探寻党建客观规律的认识升华。我们在抓党的建设时,必须按照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把上述六个方面的建设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不能畸重畸轻,更不能顾此失彼。与此同时,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工作。全党上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统帅和灵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无条件地、不掺任何水份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建的重中之重,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
第五,从党长期执政与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关系来看,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而且具有革命性和扬弃性。
党的十九大重申了我们党仍然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仍然存在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党的建设必须“严”字当头,用党的建设永无尽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指导党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百折不回地抓好党建;要求我们党继续增强和保持战略定力,以自我革命、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勇气和接受党外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襟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党内的不良倾向和现象作坚决斗争,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建设强,是推进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我们要以牢记使命的初心、把党建成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信心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恒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有力措施,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创造新气象、作出新作为。□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