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发布时间:2017-12-05     稿件来源:《群众》上半月版     作者:常胜梅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是宣传思想战线的职责所在。近年来,泰州市从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入手,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汇聚跨越赶超正能量,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州提供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

以积极社会心态锻造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标识。泰州市充分发挥积极社会心态对城市精神的锻造作用,推动形成全市上下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革命精神融入血脉。在革命战争年代,泰州经历了五一农民暴动、黄桥决战、七战七捷、人民海军诞生等伟大历史时刻,涌现出沈毅、高凤英、杨根思等革命英烈,彰显了泰州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品格。泰州市延续、凝练和升华光荣革命传统,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让这种红色情结流动在城市的血脉里,传承在文化的基因中,成为新时代泰州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动员令、风向标、定盘星。

泰州精神铸就辉煌。大力弘扬建市之初“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务实高效、自强争先”的城市精神,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作为地级市组建只有21年的追赶型城市,508万泰州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产业转型、改革创新、城乡发展、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蔚然成风。

思想解放奋楫争先。通过深化“三大主题工作”,致力“四个关键突破”,推进十项重点工程和三十项重点工作等创新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积蓄发展力量、释放发展潜能。泰州市委提出,锚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起点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城市两大目标,持续推进思想再解放,贯彻新发展理念,迎接新发展挑战,以思想的大解放助推泰州的大发展,凝心聚力厚植跨越赶超新优势,开启泰州发展新征程。

以积极社会心态涵养文化品格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宝贵财富。泰州市着力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不断塑造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品格。

文化传承滋润人心。泰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形成了盐文化、水文化、戏曲文化、吉祥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里下河文化与大江文化交汇激荡,涵育了泰州内敛包容与拼搏创新共生的城市气质。泰州市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文化认同、培育积极心态。举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梅兰芳艺术节、国际微电影节等,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发扬和放大“中国吉祥文化之乡”品牌效应,让“美好、平安、幸福”的吉祥意识深植于民。制作发布《发现泰州之美》系列微视频,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宿感。

民本情怀陶冶人心。从汉代刘濞“恩泽灶民”,到宋代范仲淹“君子不独乐”、明代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清代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民本情怀融入了泰州的城市文化血脉。泰州市着力打造“百姓系列”文化品牌。“百姓大舞台”是“没有围墙的剧场”,向普通百姓免费提供高品质文化演出服务,邀请普通百姓登台献艺。“百姓大学堂”就市民关心话题,每月举办免费讲座,已举办140多场,直接听众超过50万人,受众达到2000万人次。“百姓名嘴”将理论宣讲与文化活动结合,以百姓视角,用百姓语言,说百姓期盼,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普照城乡每个角落。

美德善行净化人心。泰州是一座大爱之城,积德行善、礼遇好人的观念深深植根于社会大众。通过设立美德善行榜、美德善行基金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开展“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系列评选活动,用榜样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积极进取。张云泉、陈燕萍、周广智等重大先进典型,何健忠、许杏桃、郑美琴等全国行业标兵,杨向明、汪东奇、周剑秋等草根模范不断涌现,100多人入围“中国好人榜”,60人(次)成功登上“中国好人榜”。

以积极社会心态推动创造实践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积极社会心态是生产力,也是创新力。泰州市充分调动全市上下投身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创造实践新活力,奏响跨越赶超最强音。

开辟创业富民新天地。为有效推动“两聚一高”在泰州落地生根,推出购房券、创业券、创新券“三张券”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泰州,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集聚泰州,泰州成为活力勃发、财富涌流的创业热土。召开全市创业富民动员大会,出台创业富民新政,吹响“聚焦富民”号角。举办创业富民大赛、名特优产品电商销售展洽会、“创富泰州”科技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活动,让创业激情在每一位泰州人心中点燃。

打好聚力创新主攻仗。泰州致力追求更具转型与创新含金量的发展,建成全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召开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发出新一轮“聚力创新”动员令,出台扶持创新发展的“1+4”政策体系,聚全民之智、集全民之才,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

凝聚争先创优精气神。完善“三项激励机制”,动真碰硬向“懒政怠政”亮剑,曝光“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各级干部想事干事成事的激情迸发。建立企业家座谈会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店小二”的姿态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解决企业难题。开展“十行百星”推荐评选活动,广泛挖掘“创业富民、创新利民、创优惠民”先进典型,形成“引领人心向上,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以积极社会心态增进民生福祉

积极社会心态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泰州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创建为民弘扬文明风尚。全国文明城市是泰州这座城市最闪亮的金字招牌。泰州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解决了一大批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建共享的创建理念深入人心。坚持问题导向,务求精准施策,打造小微载体,城市治理与服务始终突出“让城市更美好”这个主题。今年5月份以来,开展“九整治五提升”和“靓城风暴”行动,市、区两级投入近2亿元,完成200多项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赏心悦目中提升城市品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素质。

文化民生惠泽城乡百姓。坚持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和内涵,引领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大投入力度,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首创“文化惠民券”工作机制,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搭建文化惠民服务平台,真正做到“群众点什么,我们演什么”,惠及群众累计超过100万人次。

真心真情践行群众路线。开展“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全市4万名党员干部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推动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措施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发展环境在一线优化。打造全媒体问政平台“泰州问政”,实现政府与网民“同频共振”,在网络空间化解怨气、消除戾气、弘扬正气。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开展“泰州网民春晚”“网络十佳评选”等各具特色的网络活动,为厚植泰州跨越赶超新优势凝聚网力民心,贡献网络力量。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 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