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作出了坚守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本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精神,组织编发一组笔谈,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这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把脉。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理当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方面有大的作为。
缺少工业企业,缺乏装备制造业,经济基础必然虚飘、经济形态必然不实,国企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然无从谈起。从江苏地方国企资产行业分布的情况来看,社会服务业占45.64%,房地产业占13.94%,交通运输业占9.81%,金融业占6.30%,工业制造业只占7.3%。可见,规模大、效益好、科技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制造业国企依然偏少。做强做大制造业,是江苏国企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实体经济的强弱、大小,决定着经济运行的质态,也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有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切实当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在工作推进时,要统一好思想认识,把它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转型结合起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结合起来,强势推进、务实操作,以取得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真正实效。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要着手解决国企中制造业少、小、散的问题。一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尽快对现有国企进行全面梳理,研究落实推进制造业国企发展的行动方案。二要对标国内外一流企业,对代表先进制造业水平的规模国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从领导体制到运行机制等进行必要的整合,给予特殊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动力。三要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看好、竞争力强的小型企业、产业、产品,逐一研究发展目标和措施,并且从人才、资金、政策诸方面落实扶持举措。四要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现有合作伙伴中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比对筛选,通过合资、参股、控股、并购等形式进行混改,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国企的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迅速扩大制造业在地方国有企业的份额。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要加大有效投入。尽快建立地方国有企业发展基金,重点培育制造业的“单打冠军”“小巨人”和“航空母舰”,重点打造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采取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融资、拨付专项资金、国有资本收益集中使用等办法,鼓励企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要引导有条件的国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基金、创业基金、并购基金等,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培育和重组兼并;要注重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牵动实体经济相关产业发展。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要抓好创新驱动。首先,围绕做大制造业推动其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全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挺进。其次,锁定世界科技前沿目标,在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迈开大的步伐。再次,彰显科教优势,无缝对接、加速转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第四,广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源源不断增添后劲。□
(作者系江苏省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