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适应新经济成长的生态圈

发布时间:2018-05-05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袁 文 赵扬波    

2018415日,南京市首个法律服务产业园——河西建邺法律服务产业园在建邺区正式成立。南京市建邺区携手阿里巴巴打造“云尚建邺”智慧法律平台,为辖区各大企业、社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此前,建邺区政府还与阿里巴巴集团、小米科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互联网企业巨头签署了项目落户协议。

以互联网企业巨头为代表的一大批新经济企业为何选择落户建邺区?通过调研,记者发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建邺区依靠发展的定力、创新的动力、人才的活力、城市的魅力,培育出适应新经济成长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高起点规划,彰显发展的定力

建邺区在发展目标定位上方向明确、始终如一。“十二五”时提出,要打造适宜总部集聚、适宜创新创业、适宜生活居住、适宜休闲旅游的现代滨江新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青奥会后提出,以建设市级商业新中心为目标,力争到2020年左右,建成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南京都市圈商务商贸中心;近几年来,该区围绕“两聚一高”要求,坚持“现代化、国际性、创新型”发展定位,把加快河西南部总部集聚区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河西南部地区从规划之初就牢固树立品质优先的发展目标,聘请美国SWA景观公司、英国吉斐士设计公司、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领衔设计智慧新城、滨江人文十二景、水环境提升等十大方案。2012年,制定出台《河西新城区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聘请美国NBBJ公司编制城市设计、江东路城市轴线河西CBD规划,从交通、城市形象、开发单元、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系统谋划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正是该区发展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所在。

经过近1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该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成效显著。在金融服务业方面,集聚了金融总部机构88家,省级金融机构274家,金融专业服务机构115家;在现代商贸业方面,集聚了电子商务企业284家,商贸流通企业3633家,商贸专业服务机构378家;在文化娱乐旅游业方面,集聚了广告创意企业637家,游戏动漫企业256家,体育会展机构166家,文化娱乐企业164家,旅游企业64家;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集聚了291家企业;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方面,集聚了191家企业。

高质量服务,汇聚创新的动力

作为南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该区积极发挥既有的金融产业集聚优势,不断提高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初步形成了高质量服务与产业发展互相促进的良好新格局,目前正从“产城融合”向“产融融合”大步迈进。

高端化的创新创业主体系统业已成型。近年来,该区共引进集聚了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6名,省“双创人才”56名,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261人,自主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名,“万人计划”专家1名,科技创业家18人,市创新型企业家8人。另有4家人才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9家人才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成功挂牌,初步形成了人才梯队合理分布的创新创业主体队伍。

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初具规模。该区拥有“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移动互联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南京)游戏谷”和“国家版权示范园”5个国家级产业创新载体。现有经省、市认定的各类企业技术平台103个,其中国家级实验室2个、省级以上技术平台32个。由政府主导出资建设的中国(南京)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正式运营,项目总投入1.5亿元,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数字文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日臻成熟。目前,该区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420余家,各类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机构等企业百余家,募集资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南京市率先推出“1+N”产业政策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争创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行区的意见》《关于促进科技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关于“创业建邺”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科技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等“组合式”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设立每年不低于35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给予创新创业主体最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和最为全面的服务保障。

高层次引才,激发人才的活力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该区高度重视人才政策和服务环境打造,形成了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聚焦本地化。该区在国家及省市政策基础上,持续创新完善人才政策,实现“三个融入”:融入“产业”,出台“创业建邺”英才计划、科技创业家扶持办法等政策,形成“人才链”和“产业链”良性互动;融入“创业”,近几年区级财政兑现人才创业扶持资金达1.8亿元;融入“企业”,突出企业创新创业主体地位,3万平方米的人才服务大厦一站式解决企业需求。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江感慨道:“选择建邺是一种幸运。”

突出高端化。当前,该区共有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约4.6万人,其中拥有高级职务的管理人员和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约占5%,绝大多数接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或相关技能培训,文化水平普遍较高。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现在每引进一位高层次人才,该区都会明确一名区领导和一名部门(园区)干部负责联系对接,提供精准服务,符合条件即可享受资金、办公场地和人才公寓等方面的支持。

推进国际化。近年来,该区以开放的姿态全力加快国际化建设,实施国际化建设专项行动、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创新名区建设专项行动等4个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十大国际化功能区”项目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园区、国际人才公寓等满足外籍人士生活的配套设施成熟完备。20173月,江苏省首家进入社区的具有签证权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进驻青奥国际人才社区,居住便利性显著增强,现代化国际社区入住率达到90%,全区100%的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涉外就医水平走在前列。“洋为中用”的创新成果,正在建邺“接地气”的风土人情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高水平建设,展现环境的魅力

10年来,建邺区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智慧新城、海绵新城、紧凑新城、绿色新城行动计划,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环境成为生产力、竞争力,使得该区展现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生活环境的魅力。该区拥有金融城、国际博览中心、华侨城、奥体中心、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等功能载体,在国内对标城区中,是唯一同时建成金融、会展、商务商贸、文化体育、生态科技等功能区的城区。各类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如针对全职家庭主妇打造的“太太课堂”,满足了高端人才的需求。

生态环境的魅力。该区人均绿地面积31.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0.1%,位于江心洲的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绿地率超过70%,相关指标为全国同类城区第一。全区12个公园中,新建的生态公园等均达生态示范标准,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新城景观风貌。

营商环境的魅力。围绕“效率最高、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要求,该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坚持“快人一拍”的工作节奏。如在引进阿里巴巴江苏总部过程中,仅项目策划书就制作了八个版本,及时满足了需求。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吴敏芝说:“这次合作是阿里巴巴历史上所有与政府合作项目中效率最高的。”

责任编辑:尤 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