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机制”激励干事担当

发布时间:2018-07-05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周昌明    

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实行“三项机制”,目的在于把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落到实处,有效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省委也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基础上,出台了推进落实“三项机制”的具体办法,旗帜鲜明地为实干者撑腰打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以此为抓手,干部队伍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群众改革创新的实践。

鼓励激励促干部“有为”。“精神状态也是生产力。”要想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鼓励激励机制,必须解放思想,主动跳出窠臼,在新时代,探索新路径、拿出新办法,释放促进干部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的鲜明信号。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信念,鼓舞斗志,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选拔使用上,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有舞台、能出彩。在精神层面上,认真落实党内荣誉表彰奖励制度,大力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既让有为者得褒奖、得实惠,更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容错纠错让干部“敢为”。当前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攻坚期,干部在推进改革创新、落实发展任务、探索先行先试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失误,绝不能“一棍子打死”。只要符合“三个区分开来”的精神要求,只要符合《江苏省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中的“六看”容错条件,就应该在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动机态度、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同时,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及时分析原因、研究整改、堵塞漏洞、健全措施,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放下包袱、成长提高。

能上能下使干部“作为”。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实践中,难点在于如何“下”,关键要处理好三个问题。首先是让干部明白“下”的依据。必须让干部先知晓触碰哪些情况或者发生哪些问题,会导致“下”,进而让干部知敬畏、明律规。其次是让干部明白“下”的方式。要让干部清楚地知道组织处理的主要方式、适用对象和影响期限,让他们知后果、不乱为。再次是让干部明白“下”的目的。根本出发点还是通过“下”的惩训,让干部明白,能上能下是干部管理的常态,“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自身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符合相关程序条件,仍然能“上”,能得到组织上的认可。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金浩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