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企业环保信用有效手段

发布时间:2018-08-05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贺 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生态环保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环保信用监管企业,是政府加强和改进环境管理方式的重要创新,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推进江苏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环保信用”这一有效手段。

积极探索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建设

江苏环保信用体系建设起步于2000年开展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和信息公开试点,经过十余年探索,于2011年全面推进。2011年,江苏省环保厅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示范部门”;2012年推进实施全省环保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13年启动企业环保信用动态管理工作;2012年至2017年,省环保厅连续6年被评为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年度考核一等奖第一名。

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的环保信用管理制度。2012年以来,江苏省环保厅出台了30多部环保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和文件,对全省环保信用建设作出明确部署:落实不同类型企业的环保信用评价标准与信用管理办法;引导各级环保部门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服要求,运用信用手段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环保信用信息共享与联动激励惩戒;运用环保信用信息积极稳妥推进银行业做好绿色信贷工作;根据企业的环保信用等级实施差别水电价,以价格杠杆推动企业改进环境行为等。市、县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也出台了信息归集、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信用监管及应用等相应文件,有力支撑了环保信用体系的建设。

积极构建环保信用管理系统。建设完成“江苏省环保信用管理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一个系统对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审核、数据报送、归集、评价、修复及查询。2013年以来,每年利用该系统自动评价污染源企业2万家以上,其中2016年参评企业达26569家、2017年达29755家。利用该系统向省信用办和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推送10大类共2000余万条综合信息,信息准确率100%,信息完整率100%。企业可通过电子身份认证进入全省统一的企业环保信用管理系统,查询本企业信用信息,实时掌握自身环保信用状况。各级环保部门将环保信用直接应用于环境管理,引入企业环保信用降级和修复制度,根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变化情况对其信用等级进行动态调整,推动参评企业改进环境管理,提高信用等级。

引导企业加强环保信用,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当前,信用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有人预言,“信用+”也许正是下一个10年最大的商业红利。优良的环保信用,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硬通货”。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银行贷款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财务支撑。江苏在环保信用建设中,积极联合财政、人民银行、银监部门推行绿色信贷政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企业环保信用信息作为贷前审批、贷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对环保信用良好的企业,予以信贷支持、财政扶持等多项优惠待遇;对环保信用不良的企业,严格贷款条件;对环保严重失信企业,在其落实完成有关整改措施之前,不予新增贷款,并视情况逐步压缩贷款,直至退出贷款。一些环保信用不好的高污染企业和违法生产的散乱污企业,因此自我选择关停。环保信用加信贷杠杆,为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黑色增长、推进绿色发展,起到了行政手段无法达成的目的。

截至2017年末,江苏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环保信用评价企业贷款余额7589亿元。其中,对信用评价为优秀和良好的企业贷款余额7137亿元,余额占所有参评企业贷款余额94%;对环保信用较差和极差的企业贷款余额仅为122亿元,余额占比仅为1.6%。同时,省环保厅还联合省物价局等部门,对环保信用等级评为“红色”和“黑色”的企业,在现有水、电费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收费标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倒逼企业加大治污力度。仅2016年,就对全省“红色”“黑色”企业征收差别电价1.8亿元。这一做法得到原环保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动惩戒,促使企业环境守法

江苏在推动环保信用建设中,努力让环保守信者得“甜头”,让环保失信者有“痛感”,积极联合多部门实行信用信息共享,联合激励,让环保信用优良企业享受信用红利;联动惩戒,织就天罗地网,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寸步难行。2016年,省环保厅对400多个项目进行信用审查,共涉及省级资金17.8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11亿元,对环保信用红黑等级企业和项目提出了否决;对922家申报江苏名牌产品中的6家红黑企业提出否决;对省委省政府表彰的229家“紫峰奖”台资企业环保信用情况出具审核意见等等,提高了市场监管效率。

今年4月,省环保厅联合省发改委等30个部门,印发对环保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针对环保失信企业与有关人员制定四个方面26项联合惩戒措施。如在限制或者禁止生产经营单位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或者融资行为方面,提出禁止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限制参与财政投资公共工程建设项目投标活动、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等;在经营业绩考核、综合评价、评优表彰等工作中,对生产经营单位及相关负责人予以限制方面,提出对环保失信单位,不得授予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已获得荣誉称号按工作程序予以撤销;对失信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有关人员,不得授予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已获得执业证书、荣誉称号按工作程序予以撤销。

推行环保承诺,挖掘企业环境管理的内生动力

探索环保信用承诺,挖掘企业环境管理的内生动力,是江苏强化信用手段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环保承诺,即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以一定的形式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认真履行企业负责人职责,自觉接受政府及社会监督,切实从严抓好企业环境管理,确保企业环保手续完备、加强污染治理,并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如发生环境保护违法失信行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接受行政处罚外,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自愿接受惩戒和约束,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同时,参照国外的做法,在基本条款之外,鼓励企业自行增加更加严格的条款。2017年,省环保厅在资金审查、项目申报、信用评价、信用修复等5项行政管理事项中实行信用承诺,全省公示信用承诺书共1500多份。

环保承诺是企业社会形象的展示,也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质押。今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召开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试点现场会,确定2018年第一批9家“信用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试点项目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试点项目在完成联合预审、联合踏勘、承诺文本公示、设计方案审查后,即可开工建设,原来需要前置办理的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在竣工投产前完成即可。此项改革将让良好的信用真正变为企业的通行证。

省环保厅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意见,在全省推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环保承诺制度,以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环保意识,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义务。建立环保承诺制度,是推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时期环境监管体系的重要方式,是增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企业环保责任义务的有效举措。随着大数据时代的真正来临,信用数据联通共享已不再有任何技术障碍。探索信用承诺,让环保守信成为生存发展的“必选项”和“硬通货”,将为江苏经济优质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保厅)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