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也是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军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多次获得殊荣。近几年来,无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自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出发点,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宗旨,突出民生服务,将群众的感受度作为衡量智慧城市工作的基本尺度,创造性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让智慧城市惠及每一个人,走出了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新路。
政务服务网络化
近年来,无锡先后推出了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移动协同办公系统、人口综合管理系统、财税信息联网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若干跨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有效提高了政府业务协同能力,实现了全市政府部门的统一网络和统一数据中心,集约化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全市政务内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承载安全要求较高的电子政务系统,政务外网覆盖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具有统一的互联网出口,承载政府管理、服务等各类信息化系统,并建设了云计算平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基本建成,人口、地理等各类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备,并在各级各类电子政务应用中有效共享。无锡城市大数据中心汇聚了43家委办局的5748个数据项,72亿条数据,持续完善人口库、法人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库、电子证照库和公共信用库等5个基础数据库,逐步建设覆盖全市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包含“一库五平台”的无锡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成运行,形成了包括江阴、宜兴在内的包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全市全员人口信息库。
以政务服务网建设为核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积极推动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实现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目录化、规范化,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形成“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的为民服务新模式。2018年5月至8月,开展政务服务“疏堵解痛”百日行动,着力破解群众办事的堵点问题,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解决“通”的问题,无锡在省内率先建立了电子证照库及互认共享机制,实现“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做到“一次认证,多方互用”。“一网通办”,最终落脚在“办”,目前无锡82.5%的政务事项可提供不见面审批服务,其中近50%的事项可“全流程网上办理”,剩下的事项力争让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
城市管理精细化
无锡将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城市治理精细度显著提升。2016年,经江苏省综治办、公安厅推荐,无锡编制了《无锡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实施方案》并通过了国家九部委组织的专家论证,正式被确定为全国“十三五”期间首批、全省首个“雪亮工程”示范城市。近几年来,无锡市公安局抢抓创建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示范城市的契机,结合物联网、超算中心等落户无锡的独特优势,全力打造“雪亮工程”无锡品牌。2018年,启动“智慧食安”信息化建设项目,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和风险防控信息平台;建设无锡市电梯安全监管物联网系统,打造“智慧电梯”;启动实施物联网消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打造“智慧消防”;完成全市范围内50家快递末端网点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强化快递监管。
建设集道路交通监测、决策、控制、服务为一体的交通大数据集成指挥平台,实现路况信息、交通管制、交通组织可视化。推进汽车电子标识在全市全部重点监管车辆安装应用,并鼓励社会车辆安装应用。建设涵盖路内路外、全市统一的智能停车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新能源车辆及充电设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全市新能源车辆和充电设施的安全监管。整合航空资源,打造机场数据中心,开展智慧机场建设。开展交通管理大数据研判工作,实现交通事件的主动发现、主动处置和预知预警,开展LTE-V2X车联网技术试验,推进车联网信息交互与融合。2018年,无锡车联网LTE-V2X城市级应用示范项目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正式亮相,这标志着全球第一个城市级车路协同平台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百姓生活“智慧化”
无锡智慧城市建设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着力点放在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上,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注重用户体验,着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让群众享受智能科技发展的普惠成果。依托“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宽带提速、三网融合”四大工程建设,无锡率先在省内建成全光网城市,全面完成光纤到户改造,“千兆到户、万兆到楼”,光纤网络接入能力全覆盖。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wifi全免费服务城市,4G网络实现全市高质量全覆盖。在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社保、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领域不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找准突出问题并重点加以解决,在各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完善区域智慧教育顶层设计。围绕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实现教育信息化基础工程提速增智,教育城域网性能大幅提升,所有学校千兆进校,无线网络和智能设备逐渐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质增效,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完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学院,丰富网络学习资源,满足师生多层次的教学需求。完善市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应用整合、服务汇聚、数据共享,提升教育治理与服务信息化水平,建成教育基础大数据平台,实现新生入学、教育资助等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申请办理。
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将老人的信息和服务需求与政府、社区、社会机构和服务企业、子女等紧密联系起来,满足老年人的基础保障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建立了“96158”养老服务平台,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完善服务流程,依托24小时热线96158、社区服务站点、服务网站,搭建起需有所应、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的综合治理性“门对门”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涵盖安全、健康、便捷生活服务。
健全全员人口、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服务资源、健康知识库以及基础资源等六大数据库,合理构建市、市(县)区两级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整合医疗、公共卫生等各类机构服务信息,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生育信息、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信息交互共享与业务协同。开通“无锡智医”APP,可实现预约挂号、结算、健康教育、健康档案查询、诊间支付等功能,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健康服务。□
(作者单位:无锡市经济学会、江南风杂志社)
责任编辑: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