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眼光推动建邺文化高质量建设

发布时间:2018-12-05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周 峰    

省委书记娄勤俭近期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准确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坐标新方位,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推动宣传工作走在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作为后发崛起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邺区的现代化代表了南京的现代化,它的国际性彰显了南京的国际性。区委、区政府确定把建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创新创意中心,南京都市圈会议展览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商务商贸中心,这既是高标准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的发展目标,也是助推南京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提升南京作为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应有担当。依托上述的战略定位,我们将重点突出创新驱动、历史教育、文旅融合、标杆建设、品牌活动、社区营造中的国际元素,从六个方面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拓展视野,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国际分工。以总部经济带动国际化规模增长。精准招商产业带动力强、行业影响力高、区域辐射力大的龙头企业,依托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小米科技华东总部、科大讯飞南京区域中心等一批领军企业,把握“金融+、互联网+、生态+、文化+”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机遇,孕育创新型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源,加快形成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的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建邺区已连续七次被评为中国会展名区,2018年会议展览数量增加至2000余场,为建邺发展带来大量的人才流、商品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树立了“大美河西、锦绣建邺”的良好形象。以会奖旅游刺激国际化要素集聚。抢抓会奖行业发展机遇,整合辖区内展馆、高端酒店、旅行社、景点等资源,利用国际博览中心、奥体中心以及江苏大剧院等多个优质会场资源,成立建邺会奖旅游联盟,并出台配套奖励政策,做好组织和财政保障。

以文创集群触发国际化创新活力。突出“文化+”战略为主题,以文旅、文商、文科、文创、文艺、文教等跨界产业为载体,打造数字影音、游戏动漫、广告传媒、文化演艺、会展服务等主导的文创集群,形成多个多样化的文化发展平台,谋划前沿性、创新性、跨界性的综合示范园区,全面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加大自主品牌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正式挂牌,及时跟进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专利申请,精准保护、精准开发、精准输出。

提升境界,系统扩展和平文化国际影响。以文化遗产传承地方文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立全国首家独立设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非遗传承人群的高职培养基地、非遗手工技艺传习体验基地、非遗国际交流合作培训中心和南京“非遗”职业教育政校行企研平台。积极记录地方文脉,公布《建邺区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以集体记忆呼唤国际文化认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立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合作建设和平研究中心以及和平学学科。积极支持中英文《世界和平城市》丛书等和平学著作出版。以国家公祭活动为统揽,运用和平主题,积极与国际城市开展交流互鉴,把国际关注、中国方案、南京实践和建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彰显魄力,文旅融合托起文化国际空间。以文旅项目建设托起特色性的国际文化空间。加快推进河西国际文旅港湾、华侨城欢乐滨江、中新生态科技岛文化旅游度假区、莫愁湖公园景观提升等主题型、特色化、品牌性的文化街区、文化场所和文化综合体建设,加快打造有建邺特色的娱乐、休闲、体验、旅游文化成长空间。

以滨江生态提升塑造国际品质。依托滨江生态资源和已建成的河西滨江旅游风景道,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科学规划布局,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极具滨江特色的都市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24公里长的环岛健身绿道,推进河西南部和江心洲省级海绵城市示范片区建设。

放大格局,营造城市文化国际氛围。以文化地标凝炼青年精神。突出建邺青年文化的区域观照和时代特点,对标国际,广为推介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包括全长1500m的南京青奥轴线、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南京眼”“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江苏大剧院、国际优秀体育建筑金奖奥体中心、亚洲最大商业购物中心河西金鹰世界等。

以人才标杆塑造城市活力。面向基础学科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经营人才、管理服务人才、设计创意人才五个方向,培养体系完善、层次分明、规模庞大的青年人才储备库。实施文化名人名家集聚行动,打响建邺文艺创作品牌,形成以文化繁荣吸引凝聚人才、以人才辈出发展繁荣文化的生动局面。

以项目标杆传播国际影响。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文化精品项目和品牌项目,实现从“大进大出”的整体规模性输出到“优进优出”的精细化经营的转变,切实以建邺品牌承载江苏文化,争取做到“走出去、能进去、留下来、找回来”,最终实现建邺国际影响的高效传播、有效认同。

服务升级,品牌演出提升市民文化修养。以公共文化品牌满足大众期待。强化“精彩365·快乐每一天”文化惠民品牌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打造“建邺书房”“滨江之夏音乐节”“江心洲露天电影节”“24小时美术馆”特色品牌,不断延伸品牌内涵,推出多个针对细分受众的子品牌,涵盖戏剧、歌舞、话剧、影视等形式,构建公共文化品牌集群。

以国际文化活动提升艺术品格。基于国际化现代城市的建设定位和年轻多元的市民结构,以优质品牌活动打造为突破口,办好“荷兰郁金香大乐团音乐会”“亚历山大室内乐团中西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卓别林电影原声音乐会”等文化演出,丰富市民的国际文化视野和时尚选择。

优化布局,不断丰富社区国际化元素。以“十分钟文化圈”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公共文化载体全域化布局,形成覆盖全域的社会—区属—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将国际青年文化广场、鱼嘴公园、金鹰世界等优质社会载体拓展为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出台全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全力建设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建设涉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性国际友好社区,丰富社区国际化元素。建邺区已吸引6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士前来定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国际社区建设的步伐,高标准打造国际社区外籍人士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专职涉外社工队伍建设,培育专业服务型社会组织,探索外籍居民参与社区服务、融入社区的新路径,提升国际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能力,构建多样性文化交融、发展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