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门提出了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传递出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关怀、爱护与期待。省委书记娄勤俭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专题调研,强调要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强化认识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聚焦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监管部门随之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纾困企业。各金融机构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在政策出台后狠抓落实,让政策能够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是扎实开展惠企走访,及时输血民营企业。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经营面临多重困难。金融机构要扛起支持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缓解民企融资困难,积极为广大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要积极开展对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走访工作,认真梳理走访企业的共性问题,找准企业的融资痛点难点,通过推进企业在线融资,提升小微企业授信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信贷工厂批量授信规模等方式,切实做到“对症下药”。
二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前期国务院开展的关于营商环境的大督查中发现,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如个别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时间以及转贷时间偏长,部分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较高等。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精简信贷审批和转贷流程,以及贷款所需资料种类。要在覆盖成本的前提下,尽力压降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努力帮助企业安全“过冬”。
三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要增加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就必须提高对风险和贷款利率风险溢价的容忍度。因此,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从制度下手,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责任,打消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不必要的顾虑,激发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客户经理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建立匹配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风险特征的审批机制和风险控制手段,提高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资质审核、资产评估的严谨性和可靠性,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支持民营企业化解融资矛盾必须有办法
作为最具民营经济活力的区县之一,常州市武进区在围绕解决当前民企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特别是在破解民企融资难题上,作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全力践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三农”经济等弱势主体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今年以来,武进区坚决落实政策要求,持续推进建章立制工作,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一是出台扶持政策。今年8月份,武进人行联合区财政局、人社局、共青团和妇女联合会共同印发了《武进区创业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设立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帮助广大初创期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二是设立专人专点。部分银行的上级行成立普惠金融部后,在武进区也进行了相应的布局设点,并配备专业人员队伍,真正在人、财、物上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倾斜。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为全力推进小微企业拓户工作取得实效,部分国有银行率先行动,提高了500万元以下新拓展客户的奖励力度,有效提振了客户经理的营销积极性。
充分运用特色产品,提升精准服务水平。针对小微企业缺少有效抵质押物、担保落实难等问题,武进区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特色产品和创新产品,着力满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是借助政府增信,扩大服务广度。如“小微企业创业贷”“苏微贷”“政银担”等,通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减轻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的负担。二是借助“互联网+”,提升融资便捷度。为适应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近年来,武进区陆续推出了“小微快贷”“税易贷”“诚税贷”等系列产品,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体验。今年仅“小微快贷”产品就新增投放400多户,金额近3亿元。三是借助批量授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武进农行充分发挥“一项目一方案一授信”信贷政策优势,积极为夏溪花木市场、湖塘纺织城、礼嘉葡萄种植、洛阳冷库集群、西太湖医疗器械集群等五大项目申报授信。目前已获批项目3个,总授信2.6亿元,白名单准入客户共161户。
化解企业资金风险,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少数企业受行业持续低迷或自身经营不善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资金链陷入紧张的窘局。对此,相关贷款银行积极配合区政府做好风险协调工作,实施有效救助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境。在密切银企合作方面,武进区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银企合作共赢搭建平台。线上,武进区金融稳定协调小组办公室依托各镇(区)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工作站对辖内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开展摸排,将摸排结果及时上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信息系统并向银行推介,要求各银行结合自身业务拓展需要,及时上门进行精准对接。线下,武进区组织召开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农发行等8家金融机构与丰润电器等8家企业现场签订12.68亿元融资协议。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增强民企发展动力。为引导金融机构将服务“三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武进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乡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创优融资环境。今年以来,武进区制定并出台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并选定雪堰镇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区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走访和拓展力度,创新产品支持林果种植、观光旅游等特色产业,利用“聚合支付”“慧兜圈”等产品完善商户支付服务等。此外,武进区相关试点银行积极推进“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试点增量扩面成效明显。至9月末,武进区“三权”抵押贷款余额5.86亿元,全年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也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活力。□
(作者分别系省外办领事处处长,现挂职武进区委常委、副区长;武进金融办副主任;人民银行武进支行行长)
责任编辑: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