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谋划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教育系统将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部署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一、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江苏教育系统始终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各类教改试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等各类试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2018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教育界而言,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出要求,制定《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评选工作,遴选正式项目20个、培育项目10个。全省17个案例入选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后,全省教育系统将把抓落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深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二、坚持立德树人,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江苏教育系统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综合改革全过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完善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后,全省教育系统将更加突出立德树人体系建设。实现全学科育人,构建新型的德育课堂模式。大力提升综合实践育人水平。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协同育人水平,全面加强家庭教育,推进学校全面建成家长学校,利用好社会组织、企业、社区等方面的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围绕重点任务,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
江苏是教育大省,高质量发展是江苏教育事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鲜明的导向。全省教育系统将站稳人民立场,大力解放思想,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激活力,统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创新普惠健康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推动落实“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二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监测,建立义务教育大班额省级预警制度,努力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办学标准化,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三是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启动实施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资源增量工程,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四是深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加快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实体建设。五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大高水平大学建设力度,实施江苏高职教育卓越计划。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制《关于促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
四、聚焦激发活力,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全省高校将坚持以提升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作用,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方面,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扩大高校科研工作自主权。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工作自主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改革,落实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建立导向明确、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方法,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改进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扩大省属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额度,支持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加大对高校科研人员奖励力度,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修订完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管理办法。重点支持一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多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创新高校科研组织形式。改进科研项目评审组织方式,实现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探索建立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社会服务制度,鼓励高校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完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高校整合各类技术转移机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队伍能力水平。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高校实施科技成果价值倍增工程,高价值专利集群培育、设立技术转移基金等创新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五、适应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教师管理制度
强教必先强师。全省教育系统将持续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满足一流教育发展需求。一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责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加强师范生开学第一课师德教育,着力提升教师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二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编制管理模式,加大省和设区市内编制统筹调剂力度。推进高校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大力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交流轮岗奖补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三是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贯彻落实国家《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江苏《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做强、做优、创新教师教育。创新教师研训模式。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青年人才储备制度保障。研制江苏特聘教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绩效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畅通校企互聘渠道,推进校企共建教师共同体。
江苏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全省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握教育历史定位,明确教育根本任务,以教育现代化为引领,始终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重点难点,聚力改革创新,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激发教育活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