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平望实践

发布时间:2019-05-05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沈春荣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辖21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33.5平方公里,全镇户籍人口8.1万人,常住人口12.8万人。作为国家卫生镇和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同城苏州、融入长三角的重要中心镇之一,近年来平望切实以全省第二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牵引,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运行,全力让更多更优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镇人民,努力为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构建党建引领新模式。坚持将党建作为改革的助推器,深入实施融入式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审批服务、行政执法、社会治理、政社互动等领域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机制融入。建立经济发达镇改革党建工作联席制度,开展党员活力、支部动力、党群合力工程。积极探索红色领航改革创新,进一步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改革的推动力。二是平台融入。推广行动支部做法,组建四个一平台行动支部。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基层党建网、民情联系网、社会治理网的三网融合。融合智慧管理中心,打造党建+政务云平台,开发红色领航微信公众号,实现数据、资源等统一监管、互联互通。三是区域融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进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群团组织改革等全域创新实践。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法,多方协力,推进镇域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建立智慧管理新体系。坚持用数据推动机制改革、制度创新,以数据为媒,建设管理服务一中心串联全镇,推进科学决策、智能管理。一是推进系统集成。搭建一中心、两前台、六后台,即1个智慧管理中心、2个前台、6个后台的政府机构架构,将原有29个部门、站、所削减至8个局、办。管理中心设8大模块、27个二级子模块、14个三级模块,将全镇工作进行整合串联。二是推进数据集成。与区信息中心协调对接,先后接入48个数据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在智慧管理中心建设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周研判、月分析,向各局办推送重点数据报表,推动部门业务数据政府数据资产转化。三是推进管理集成。实时跟踪重点工作,建立全镇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党建的一图解析,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工程建设、民生服务各领域的工作形成任务菜单,作为指令下达,形成全域化管理。运用物联网、智慧部件、1+X等技术,实现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路段覆盖,用管理集成打通重点领域管理脉络

打造执法联动新标准。运用网格化管理+分区域执法模式,叠加综合执法一队伍、镇村治理一张网的双重优势,推动分散管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一是创新执法模式。按照巡查、监管、执法三位一体,组建综合执法大联动队伍。158人的执法人员、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巡查员,布点进入全镇70个基础网格、20个专业网格,并建立巡查3510工作法,形成联动态势。二是优化执法导向。启动改革以来,平望承接国土、城管、住建等行政处罚权限643项,整合到一顶大盖帽,解决了看得见却管不着的难题,改变了一条马路几家管的现象。三是规范执法权限。建立健全告知、听证、权责清单追责、奖励举报、重大风险防控等制度,形成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汇编,加快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控权。探索建立对企业实时信用监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涵盖全镇1400余家企业的数据库,审批监管形成双回路

强化一窗通办新机制。建设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全天候审批服务平台,深化便民服务一窗口,通过网上办代你跑齐头并进,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一是启动镇村两级综合窗口互通。启动一窗式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稳步建设1+28镇村政务服务网络。在行政审批局建设综合服务窗口5个、综合出件窗口1个,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出件。各村(社区)同步开设综合窗口,对接镇综窗系统,39项服务事项可直接在村社办理。二是加快不见面审批步伐。开发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客户端,建成政务e站,168项事项可直接在网上查询和办理。制定平望镇行政审批代办事项清单,梳理委托代办事项134项。目前,全镇302项审批服务事项中,209项事项可以不见面93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分别占比69%31%。三是探索政务数据决策分析。建设政务服务决策分析系统,对沉淀的政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围绕通运康养特色小镇的打造,开发医保大数据平台,分析病种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出针对性的决策措施,让取之于民的政务数据更好地用之于民

探索全域改革新路径。聚焦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公共服务,放大经济发达镇改革优势,推动全域改革创新。一是深化经济生态改革。推动多规融合三优三保高度衔接,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累计盘活低效土地1200亩。加快完善企业地理信息落图试点,推行差别化土地使用税、差别化用电等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资产集中经营、委托管理等资产运营新机制,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8763万元。全面推行村账镇管制度,有序推进政经分开改革,逐步推进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分离。引进市场化运作主体,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园经营品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三是深化公共服务改革。坚持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建设;注重医养结合,依托中医院异地新建,打造独具特色的颐养联合体。探索政社互动,培育社会组织,壮大全科社工队伍,发扬志愿精神,弘扬平望精神

借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准放权、体制松绑,平望正逐步构建起符合基层定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城镇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工作的纵深推进,平望将持续聚焦治理的立体性、机构的扁平化、工作的耦合度、群众的获得感,加快探索符合发达镇需求的镇村治理模式,进一步激活镇能量

一是推动治理体系由的裂变。聚焦改革的力度,坚持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方向,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上下联动、前后贯通的镇村工作格局。按照网格化+网络化建设方向,推进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加快实现智慧平台分析、导向、预警、决策的全程功能,建立审批服务四办清单,强平台、优前台、精后台,全面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推动发展质量由的跨越。聚焦改革的广度,立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总体布局,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坚持用改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优化传统纺织、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布局,壮大园区经济,培育独角兽企业,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三是推动城镇建设由的提升。聚焦改革的精度,将各项改革有机结合,综合挖掘和运用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加强宏观管理,深度做好多规合一,依托新旧运河,启动新镇区建设,强化老镇区保护;依托乡村振兴,统筹推进村村联建、平台统筹、村企共建、文旅融合、专业运营等村级发展模式,绘就现代版的鱼米之乡繁华图

四是推动民生福祉由的转变。聚焦改革的温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高质量实施公共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康养的均等化配置。全面推开治违、治污、治隐患三治工作,推动环境从整治向治理提升,努力让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打造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新格局。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 婷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