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县(市、区)委书记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省委书记娄勤俭针对站稳群众立场提出的“有没有”,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有没有真正把群众立场内化于心,成为自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人民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这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党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难的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辈子。在学习贯彻落实新思想的过程中,必须入心入脑、变成认识的内化和行动上的自觉。有了群众立场,工作就不是冷冰冰的任务,而是有生命的事业,再复杂的局面都能豁然开朗,再难办的事情都能办成。“为民服务解难题”,就是要瞄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群众办事时有没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增强了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然而,当前在有些地方和一些干部那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工作习惯,甚至是路径依赖。长此以往,埋单的必然是党群关系,受阻的必然是改革发展步伐。口号喊得响亮不如把事办得敞亮,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作风建设的唯一标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精神上“缺钙”,政治素养不够高,实干精神不够强,使命感不够足。只有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落实新思想,用新思想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才能真正地明确所处方位、把握正确方向、适应时代要求,不断突破视野局限、拓展思维空间,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做每一件事时有没有全心全意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党员干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永远不能忘、不能丢。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要以“初心之问”推动“为民之行”。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上,不能有丝毫摇摆和偏差。对于一些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回到初心使命上,真正带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思想再解放一些,就能够打开思路、想到办法,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只要是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必须坚决推进,切实办好;只要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希望改的,就要从善如流,坚决改正。□
责任编辑:包咏菲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