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绘就“七彩虹桥”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0-08-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成文蔚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赋予了两岸绵延不竭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近年来,地处长江之滨的泰兴市虹桥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与流域治理同步规划、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同步推进、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同步落实,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群众满意的发展新路径,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称号,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千强镇前列。

生态优先 诗化长江岸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起,虹桥镇紧紧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率先启动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确定不开发区域,建设生态廊道,实行永久性保护。

生态治理,让母亲河永葆健康。深入推进健康长江泰州行动,严格按照无序开发做减法、生态保护做加法的要求,统筹谋划、同步规划生态保护与岸线治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理整治长江岸线利用项目23个,依法关停散而乱小码头、小船厂,拆除休闲渔业项目,回收江滩湿地鱼塘300多亩,完成江滩退渔还湿3.3公里。坚持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进行系统性保护和修复,将1.79平方公里天星洲生态湿地纳入永不开发范畴,不断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景观,让母亲河焕发青春。为还湿地于民,还生态于民,虹桥镇率先建成800米沿江生态廊道先导段,在退渔还湿后的江边埂岸复种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以及荷花、睡莲等观赏植物,全面恢复江滩原貌。配套建设蜿蜒曲折、五彩斑斓的亲水栈道,打造临江亲水赏景平台,真正让老百姓享受看江景、吹江风、听江涛的慢生活。长江生态廊道先导段与江堤内侧的虹润湿地公园、长江生态文化街区、四桥港风光带等生态景观工程串珠成链、相得益彰,做到岸上看江、江上看岸都有好风景。

生态旅游,让母亲河充满活力。在建成沿江系列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生态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周边地区自驾游的首选地。长江生态文化街区内配套建设儿童游乐园、婚纱摄影基地、江河文化景点等,2018年获评江苏省重点旅游项目。目前,计划投资180亿元、占地657亩的宝能长江生态城项目即将开工,重点建设健康休闲、科技娱乐、文化运动三大主题版块,将成为滨江文旅休闲目的地和长三角旅游度假示范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快整合长江生态、长江文化、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规划建设独具虹桥文化特色的艺术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以农事体验、观光休闲、艺术摄影等活动为媒介,打造住得舒服、吃得精致、玩得悠闲、拍得开心的乡村文旅综合体。

绿色发展 转换增长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虹桥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篇文章,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坚决向重污染企业开刀严格落实化工行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充分运用关闭退出、搬迁转移、整治重组等手段,持续加大重污染整治力度,坚决不要灰色GDP。近三年来,关停圣泰科、恒润制药等化工企业2家,搬迁转移中丹集团、元丰化工、森萱医化等化工企业3家,整治重组锦港化工、临江化工等化工企业2家,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38家,全镇开票销售总额减少数十亿元。

坚决向不达标企业亮牌坚持减数量、控总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力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途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15家企业,淘汰落后设备60余台,拆除中频炉66台,更换设备28台,节能量达318吨标煤/年。定期邀请专家对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环保体检,对160家不达标企业发放红牌整改通知单,督促指导相关企业制定改造提升方案,通过生产工艺转型升级、完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优化环境日常管理,加快实现能耗更低、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的良性发展。

坚决向涉污高耗项目说不建立招商项目遴选决策机制,从投资效益、资源集约、环境保护等维度出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契合园区产业特点的拟投资项目进行绿色度评估打分,将得分作为项目引进和落户审查的重要依据。制定新招引项目规划环评标准,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硬约束,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禁入。对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符合产业政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扶持力度,以优良的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形成项目招引的比较优势。最近两年,累计签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6个,总投资78亿元,以能耗排放的减法助力经济发展的加法,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发展的完美结合。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4亿元;完成工业开票销售309亿元,工商税收收10.2亿元;完成协议利用外资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357美元;完成自营进出口9.8亿美元。

以民为本 打造七彩虹桥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发展新阶段和人民新期待,强调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认识,虹桥镇党委和政府始终恪守为民情怀、强化系统思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6.5平方公里沿江生态廊道拓展区建设,以点带面、整镇推进,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七彩虹桥示范区。

以水为脉,重现圩田风光。依托长江生态优势和堤内自然水系,以生态廊道拓展区现有水网为基础,统筹规划江、岸、林、田、村,全面沟通水系,精心布局彩色水稻、红色玫瑰等特色景观版块,适当引进种植水稻树,点缀粉色桃花、白色樱花、金色林果和杭白菊、黄花菜等经济作物,建设沿河彩色生态步道,打造四季分明、七彩纷呈的生态景观。全面推进生态廊道拓展区核心区四路两桥工程,打造三条环形水面,实施58处活水工程,重现三水围田的自然风光。

以绿为底,扮靓乡村颜值。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总要求,结合地域特点,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在保留本土植被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增绿补绿,做到河坡岸边植绿、路道两旁配绿、家前屋后见缝插绿,实现进村见绿、推窗见绿、开门见绿。建成六纵六横的绿色走廊,形成更多会呼吸的乡村绿肺、城市绿芯,进一步放大虹桥新城满城绿色半城水的生态特色。

以人为本,建设美丽家园。按照保护传统圩区村落、保留浓郁乡村风情、彰显自然田园风貌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三清一绿、拆违拆破、户厕改造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落实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高标准推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全面打破村域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核心庄台建设,引导各村加快建设12个精品庄台,形成特色各异的美丽庄台循环线。同时,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2020年乡村振兴示范区最美庭院创成20%以上,以家庭小美凝聚乡村大美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虹桥镇党委书记、虹桥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