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查兆娣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要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任务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嘱托,认真履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的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在新征程上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规律出发 以服务人心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要把文明实践的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致富、壮大产业发展上。

把阵地建到田间地头。句容在强化县级文明实践中心、镇级文明实践所、村级文明实践站三级体系基础上,立足生态农业优势,着眼于夯实经营性收入在强村富民中的基础性作用,整合农业园区、合作组织等资源,发挥劳模和大户在政策理论、科学技术、人格魅力、社会化服务等多方面的作用,建设文明实践点,把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等摆在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让文明实践与生产生活深度交融。目前,全市已建成968个三级实践点位。其中,市级中心坐落于文化艺术中心,毗邻公园,人流如织,这是把最好的场地还给群众用于文明实践。

让活动激发致富奔头。句容依托田间地头的文明实践点,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能动性。劳模大户向群众传授先进技术、分享营销渠道;合作组织牵头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综合互助;工商资本推进接二连三、发展农村电商;新型经营主体再联合,拓展服务功能、提振市场地位;党委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培育农二代,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句容大地结出硕果。白兔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茅山镇葡萄架下的文明实践获评全国学雷锋4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以改革引领文明潮头。文明实践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必然需要深化改革,从产业经济层面向生产关系层面升级。茅山镇何庄村组建了全省首个整建制行政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村集体收回部分土地使用权,优化空间布局,释放级差地租,规划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居住点,完善配套设施;开展耕地整理,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出效益;建立租金+劳务+分红分配机制,相关权益与遵守村规民约、参与文明实践等情况挂钩,赋予道德涵育硬抓手;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动村民协商,制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办法。通过改革,丰富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形式,发挥了生产资料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让文明乡风扎根土里、走进心里。

从需求规律出发 以文化化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领,补短板、强弱项,满足群众新期待,正当其时。

紧扣新思想这条主线。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老教师、文艺爱好者、基层干部等队伍,组建百姓名嘴宣讲团,依托金山理论讲习所、道德讲堂等理论宣讲和教育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宣讲活动。深化典型引领,高标准建设赵亚夫事迹馆新馆,反映赵亚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探索以农富农新路的不懈追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重要讲话精神,复建茅山铁军营、巫恒通故居、句容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红色阵地,打造苏南领先的不忘初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带。

挖掘传统文化这座富矿。句容市大力实施以抢救保护老建筑、抢救弘扬老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双抢工程,修旧如旧张家祠堂,打造义台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葛洪纪念馆,提炼特色文化元素符号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百姓大舞台,突出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举办秦淮灯会,组织民俗非遗项目巡演、民间文艺团队比拼走亲;制播大型记录片《记忆句容》,引导非遗传承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主题宣传、传播文明风尚等内容融入作品创作;今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观众超过20万人次,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洗礼。目前,秦淮灯彩、张家镗舞、二龙戏珠等重点民俗非遗活态传承,已成为繁荣群众文化和对外交流推介的新名片。

把握同参与这个导向。新时代文明实践要以群众为本、教育为先、实践为重,注重入耳入脑入心,持续加强道德教育。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提标行动,强化书香城市公共空间浸润,有效凝聚价值共识;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持续推动道德实践。建强志愿服务队伍,组建5支市级骨干志愿者队伍和619支基层志愿服务队,组织67家公益性社会组织下沉基层,广泛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把崇高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道德实践。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为宗旨,系统实施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扎实推进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公共秩序等18项专项整治行动。选聘百名市民监督员作为城市文明眼,支持市民争做文明啄木鸟,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两中心互融互促以传播传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当前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两大任务,推动两者互融互促,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对牢牢占据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的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突出展示性。依托有线广电网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上线文明实践地图,标注出全市所有文明实践点位,市镇协同、分级负责,制定发布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居民在电视机前就可了解身边的活动安排;设置镇村”“文明频道,为基层提供个性化、全景式展示窗口,将文明实践活动图文视频报道精准推送至指定区域和用户,让群众上电视,激发荣誉感,让基层学习有样板、赶超有目标;后台实时统计跟踪各地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动态进展、完成情况,实现可视化管理、过程性督查、数目字考核。

突出融合性。句容市在镇江辖市区中率先启动融媒体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期中央厨房工程包括全媒体媒资系统平台、全媒体业务汇聚和服务平台、新闻移动生产平台、融媒体指挥调度平台和融媒体机房。目前,句容已形成网端号渠道齐全、新闻互动服务功能完整的主流新媒体矩阵,用户数突破25万,覆盖7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主力军赢得了主战场。在此基础上,开发文明实践移动端,与主流新媒体无缝衔接,发布活动信息、动员群众参与、招募志愿人员,实现媒体融合与文明实践互相导流、人气叠加。

突出实效性。实现主流媒体、文明之声的广覆盖、强覆盖,是基层面临的难题。对此,句容市恢复重建了农村大喇叭,以人口集中的集镇、社区、自然村为重点,科学确定点位和辐射区域,近4000个大喇叭覆盖农村大地,建立市镇村分级分时、共同参与、可管可控的运行机制,广泛播放新思想、文明实践、镇务村务、文艺节目等内容,传统老广播变身硬广新渠道,从不得不听入手,向爱听常听提升,通过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米,让文明实践无处不在。

(作者系中共句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贾潇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