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好主力军重任 大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

发布时间:2022-01-07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左 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充分认识高校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主力军地位

基础研究是大国之责、强国之需。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创新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决定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基础研究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显示,一个基础学科薄弱、基础研究人才缺乏的国家,不可能在国家间的长远竞争中获胜。

基础研究人才是人才强国的基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要建设的人才强国,是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具备国际科技竞争优势、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的人才强国,既需要大批高水平应用研究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又需要大量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

高校是基础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基础学科众多,基础研究底蕴深厚,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使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具有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面对党和国家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望,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责无旁贷地勇担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的时代重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明确导向、聚焦使命,科学把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规律

坚持探索创新为驱动。基础研究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高校要把基础理论的教学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鼓励师生对标世界学术前沿、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聚焦人类社会面临的发展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做有穿透力的科研,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坚持价值贡献为导向。基础研究往往着眼于未来以及科学价值创造,具有无用之大用的特点,不适合以短期的应用效果、经济效益或者发表论文数量进行评价。高校要探索实行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四唯,以教学能力、创新价值、科研贡献为评价导向,突出对未来创新的影响和引领带动作用,引导教师静心治学、潜心教学,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研究。

坚持科研平台为重器。科研平台是高校汇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重器。高校要强化高水平科研反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引导,实施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支撑平台一体化建设,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转化。

坚持交叉融合为催化。现代科学发展史显示,当今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新生长点的发现、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和新学科的诞生,既根植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也往往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高校要不断健全完善学术治理体系,深入促进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理、工、文、医、农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研究,催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培养造就复合型、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

改革创新、综合施策,大力提升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效

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周期可能更长,需要长远布局、持续投入。当前,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机制不健全、创新环境仍需改善、国际合作有待深化、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经费投入不足等挑战和机遇。应对解决好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精准聚焦、研究解决:

创新培养模式,深化培养改革。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通过大类招生和培养、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导师制等,注重交叉融通,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利用重大科研平台载体,鼓励学生参与前沿科研项目,聚焦产业未来技术知识,研究产业未来技术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早期培养力度,完善贯通培养的有效机制,努力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形成合力。

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大胆探索。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崇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积极营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和敢于啃硬骨头的科研环境,鼓励自由畅想、大胆假设、不断试错。通过完善培养和评聘体制机制,赋予更多学术自主权,树立崇尚真理、追求学术,探索未知、求新创新的价值导向,鼓励广大师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突破、自由探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设研讨课程和探究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其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学术视野。通过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瞄准前沿,加强与国际顶尖大学、科研机构的联合科研攻关和合作办学,激发原始创新。一方面,支持师生到海外访学、游学,拓展学术视野,促进不同学术思维的碰撞;另一方面,吸引、集聚国际一流学者,开展具有开创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主动参与构建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并争取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充分汇聚全球智力资源,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完善评价体系,激励潜心研究。进一步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基础研究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符合基础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激发创新潜能和活力。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鼓励探索,强调过程评价。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更加强调人才培养成效,引导激励潜心育人。破解简单靠论文数量评价人才的问题,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科学设置评价周期,对基础研究领域,适当地延长考核周期,避免不合理的硬性时间要求。完善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待遇等政策,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鼓励甘坐冷板凳,让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激励更多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基础研究。

引导多元投入,加大稳定支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从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装置等平台建设,以及经费投入、薪酬绩效待遇等方面,全方位加大对基础研究持续的支持力度。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不断拓宽基础研究投入渠道,系统建立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投入基础研究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一道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支持力度。

(作者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