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为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提供了遵循。宿迁市宿豫区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以打造创新发展、对外开放、数字经济、现代化城市建设、乡村全域振兴“五大高地”为主要抓手,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豫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
培育新动能,打造创新发展高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宿豫区拥有宿迁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引进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彭伟平等一大批“双创”团队,搭建了宿迁科技城、北斗信息科技产业园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相关战略要求,宿豫区将进一步强化人才优先、创新驱动,切实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努力让创新之花竞开宿豫大地。进一步建强创新平台。全力以赴推动宿迁高新区“创一流、进百强、连进位”,重点推进科技综合体、科创走廊、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园、高新智谷科技园等创新载体规划建设,实体化运营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一流的载体吸引、承接创新要素。进一步集聚创新人才。毫不动摇坚持人才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完善促进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切实落实宿豫“人才十条”2.0版,打响“豫才荟”城市行、“宿豫英才杯”创业大赛等活动品牌,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宿豫、创业宿豫。进一步激活创新源流。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省级研发机构超过7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5%,园区科技型项目占比不少于70%。
拓展新空间,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宿豫区在地理位置上通南达北、接东联西,潍宿高铁、宿连航道、宿连高速等一批跨省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即将建成通车、通航,有利于承接发达地区转移项目、吸收欠发达地区务工人员,对外开放的基础坚实。聚焦多式联运,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抢抓机遇,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发展,全力保障潍宿高铁、宿连航道、宿连高速、大兴通用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航道、港口、通港道路三位一体推进,加快高新港、陆集港、陆集临港产业园建设,整合岸线资源,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努力在更大范围集聚资源要素、参与竞争合作。聚焦主导产业,提升对外开放质效。讲好宿豫故事,加大对外开放宣传,聚焦做强新材料、食品饮料等“3+3+X”主导产业,以培育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引进更多强链补链型项目,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敞开胸怀,吸纳一切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优质要素。聚焦涉企服务,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高标准规划建设政务服务大厅,高水平推进区镇村政务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争取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探索“一层全链”审批,全面优化涉企服务机制,推进“全域通办”“跨域通办”,推动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政务服务“豫满意”工程,通过“一窗”办理,深化企业、个人“一件事”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领跑新赛道,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宿豫区依托京东集团在宿豫投资的京东全国客服中心、京东智慧物流园、京东智慧城等项目,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先后引进当当、小米、途牛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形成电子呼叫、智慧物流等四大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条件得天独厚。打造一流数字经济载体。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以提升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承载力为目标,加快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建成数字经济中心。瞄准新型数字经济方向。在做强现有数字产业的同时,引导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争取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千亿元;深化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百企上云、企业联网等“四大工程”,实现工业互联网在工业企业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的普遍应用,切实以数字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壮大数字经济发展主体。组建专门机构,优化对接机制,进一步拓展与京东集团合作广度、深度,争取京东集团更多关联企业落地;制定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加大其他优质数字产业项目招引,壮大数字经济基础产业,提升电商产业能级,到“十四五”末,形成全国知名的千亿级电商基地,建成数字经济示范区。
提升新能级,打造现代化城市建设高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一体规划优布局。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引导城镇功能、生态品质、业态能级同步升级。高标准做好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精致建设提品质。加快城市更新,聚焦城市交通,打通城区所有“断头路”,建设快速路,全面构建内联外畅的城市交通网络。着力提升城市消费功能和载体建设,高质量推动城市片区融合式、组团式开发,在更多领域形成宿豫标准、打造品质标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引水入城,凸显水韵特色。实施城市“绿廊”工程,形成“一路一特一景”。创新治理促文明。利用数字化赋能城市管理,深化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深化“信用承诺+契约管理”机制运用,切实推动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单向管理向共治共享转变。抬高文明标杆,精心实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行动,文明指数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丰富新内涵,打造乡村全域振兴高地。宿豫作为县改区,管辖区域、人口结构还是以乡村为主,按照“片区集成、线上联动、点上突破”工作思路,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完善全域振兴格局。以现代农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统领,系统构建“三片四带多园一中心”全域振兴架构,即北部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片区、中部打造农旅融合体验片区、南部打造康养食材产业片区;建设省道S268、六塘河生态富民廊道、幸福大道、顺兴线四条示范带;同步规划建设食品产业园、粮食产业园、冷链物流园、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丰富美丽乡村内涵。以现代化理念提升镇区建设水平,实施镇区规划优化调整和商业街区提档、品牌地产开发、综合交通改善、老旧建筑整治、雨污管网改造等“1+5”精品建设工程。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体提升“水路林田居产景”,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实现全覆盖。提升农村基础配套。新建临港大道、新大线北延、袁家村周边道路等交通工程,稳步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不断完善镇村交通网络体系。抓好来龙灌区现代化改造,提升灌溉水平;坚持连片整治、规模开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宿豫区委书记、宿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