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居家养老基础性地位

发布时间:2024-04-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马 岚    

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江苏面对养老服务的新需求、新导向,有条件、有责任在解决养老关键问题、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

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强化政策创新,积极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资源总量不断提升、类型建设稳步推进,养老服务整体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机构养老成效显著,数量质量均全国领先。江苏养老机构和床位总数均居全国前列,累计建成护理院368家,占全国护理院总数的1/3以上,护理院总数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出台《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提升机构养老的照护质量。

积极推动资源下沉,织牢织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江苏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设施,构建起覆盖面广、深入基层的服务网点。全省共建成180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8145家各类老年人助餐点,累计为近330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全省10个设区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其中9个设区市获评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

发展重心向居家倾斜,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举措。南京于2016年在全国最早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以专业化养老机构为依托,重点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并根据民政部要求,起草制定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无锡市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全区家庭病床统一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护服务,并衔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苏州聚焦老年人极易发生疾病和意外的夜晚时段,由专业机构照护人员上门服务,填补高龄独居老人夜间照护的空白。全省已在8个设区市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共建成并运营床位14000余张。

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典型案例发挥示范作用。江苏4个案例入选2022年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南京市把养老院搬回家项目,从硬件着手,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具、安装监测设备,让老年人的家居环境更加适合养老。南京江宁区的小江家护政府服务品牌,将互联网和物联网相结合,构建智慧养老多联网,实现政府购买上门照护服务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运营管理。南通创新链式养老服务模式,破除城乡、部门壁垒,打通各类养老服务模式藩篱,打造联结城乡、融通医养、链接机构社区居家的全链条、全要素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淮安市由6部门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推动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建设统一规划配建、统一配建标准、统一产权归属、统一管理运营、统一监管评价五统一

在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下,江苏养老服务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服务水平和发展速度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应持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社会化服务支持,夯实居家养老基础性地位。

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位应从托底保障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积极扩大居家服务的覆盖面。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重心在于为政策范围内的弱势老年群体提供兜底型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社会化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江苏当前已经进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及养老观念改变都为居家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未来,居家养老服务的着眼点应以全体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从剩余型普惠型转变,扩大居家服务对象的覆盖面。在分类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有偿、低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对属于政策范围内的困难老人,仍旧提供免费服务,其他老人根据经济状况实行分类别的补贴政策和差异化的支持模式,带动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通过前期扶持,江苏已经形成一大批居家养老服务产业主体,但目前仍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其面向更多普通老年人,提供专业的、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

充分利用已有居家社区服务设施,大力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为居家养老提供社会支持。老年人养老仅有居家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资源对接和社会支持。江苏已初步建立起了覆盖面广、深入基层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点,未来应重点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已有设施作用,强化居家养老支持。社区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向上链接政府和社会资源,向下辐射家庭和个体。基于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和优势,进一步做实社区的平台作用,打破社区地域限制,联系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在社区居家的场景嫁接资源、整合配置,利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助老食堂等已有场地和设施,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就餐送医等方便可及、快速响应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动员养老机构、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等企业,开展、拓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将自身的专业化服务辐射到有需要的居家老人。

培育居家养老服务消费性市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质升级。较为成熟的养老服务产业主体,大多集中在机构养老。十四五期间,还将培育65家以上江苏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应鼓励这些优质的、品牌化的服务企业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刺激资本、技术、人才流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通过优惠政策,为企业免除参与居家养老的税费负担,降低运营成本。二是大力推广将护理保险费用补偿,用于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三是鼓励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发展多元化业务,适当弥补准公益性服务的亏损,从而使得社会主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实现盈利。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的提质升级,创新丰富服务项目和内容,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求。

推进社区居家层面的医养融合,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多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但社区、家庭层面针对居家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还比较欠缺。医疗服务是居家老年人的刚性养老需求,应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层面的医养融合。一是基于江苏政策创新的已有优势,出台社区居家医养融合实施办法及配套政策,制定上门医疗护理服务清单、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为医疗服务进入家庭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提升居家老年人购买医疗服务的能力,实施医养融合服务价格指导政策,将医保支付延伸至社区居家,在政策上对老年人适当倾斜,如提高报销比例、增加报销项目等,推广在居家护理中使用长期护理保险,减轻老年人经济负担。三是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将目标群体细分为健康老人、慢性病老人、失能失智老人、末期疾病老人等,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保健、紧急救护、康复照料、临终关怀等服务,把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拓展延伸至家庭,更好惠及居家的高龄、失能等重点老年人群,夯实居家养老基础性地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