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实现江苏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侯 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22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物流作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新发展阶段,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要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推动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系统性优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在调结构、促改革的基调下,发展更为高效的组织运作模式和技术先进的智慧物流模式,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十四五以来,江苏积极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截至2023年,全省有7个城市列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6个城市入选港口型、空港型、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拥有3家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8家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拥有省级示范物流园区72家、省级重点物流基地110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394家,5A级物流企业30家、4A级物流企业272个家、3A382家。以30656处各类营业网点为支撑,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快递物流体系基本形成。2023年全省中欧(亚)班列开行2123列,同比增长7.6%

推动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创新体系和激发市场活力为基本立足点,以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根本动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强大引擎,以服务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为根本目的,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加快传统物流行业改造升级、新兴物流行业跨界融合,全力推动物流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加快构建以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个性化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业体系。

着力推进物流业改革开放。政府主要通过协调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进一步放宽物流业领域市场准入,全面清理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和隐形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催生大量物流企业不断迭代成长。二是做好规划协调,精简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精简归并物流领域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不必要的前置审批。三是推动物流企业走出去。支持物流企业高效配置全球人才、技术、品牌等核心资源,打造物流业跨国公司,构建跨境产业链,增强供应链韧性。

着力健全政策体系。充分考虑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更强、更加完善的创新激励政策。在财政资金支持上,优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建立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既要支持物流业信息化投资、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又要积极探索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支持政策,还要在税收支持上优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认定管理办法,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物流业企业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着力推进物流业全面创新发展。一要加快物流业数字化应用步伐。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数智技术在物流运输、物流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物流人力资源、跨境贸易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发展定制服务,创新发展新型业态。二要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包容创新、鼓励探索、积极培育、规范发展导向,推进各种形式的产业形态创新。积极落实国家关于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部署,支持平台企业规范发展、强化创新、大胆探索,帮助平台企业纾困解难。三要积极促进新技术广泛应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共性技术联合开发和推广应用,适应物流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发展需要。四要优化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模式,强化公铁水无缝对接,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运营模式。

着力推进物流业高端化发展。推动物流业引入新理念、新模式,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物流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抓机遇、汇聚创新力量,培育壮大新型物流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视打造江苏物流品牌,争创国家级各类物流业标准化试点,构建企业+区域+行业多维度、全方位的品牌体系。坚持推进物流业的绿色发展,从节能、环保等多角度推广绿色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物流领域碳排放、碳足迹核算标准,支撑物流领域碳核算,夯实行业基础工作。推动出台绿色物流和供应链规划政策,强化顶层设计,为现代物流绿色低碳发展布局谋篇。

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一要推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增强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导制造企业结合实际系统整合其内部分散在采购、制造、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服务能力,以及铁路专用线、仓储、配送等存量设施资源,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二要推进物流业内部相互融合。顺应产业升级趋势,发挥平台型、枢纽型物流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共建平台+模块产业集群。三要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物流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村物流体系。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电子商务进村,积极培育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着力完善标准体系。推进物流产业的标准化进程,支持物流业制定相关行业和团体标准。鼓励企业结合实际项目经验,研究制定服务流程、项目管理、专业器具、产品规格、信息对接等方面的企业标准。支持行业协会和有关联盟,积极推广宣贯优秀企业标准,研究制定相关团体标准。建立跨部门工作沟通机制,对物流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立项、审核、发布等环节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加强标准规范协调衔接;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物流业的团体标准,引导和规范物流业创新。鼓励制造企业在产品及包装设计、生产中充分考虑物流作业需要,采用标准化物流装载单元,促进包装标准从商贸、物流等领域向制造业领域延伸,提高托盘、包装箱等装载单元标准化和循环共用水平。

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提升物流业人力资源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大对物流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从技术和人才角度促进不同物流业态之间的高效衔接。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设置物流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联合物流企业加强物流理论和实务研究,培养各类物流方向的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进学校、企业、协会职教共同体建设,建立人才综合培养和实训基地。鼓励物流企业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开展职业技能评定。鼓励物流企业引进优秀的国际化物流专业人才。

(作者系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