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艺两新”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发布时间:2024-08-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常胜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领域尤其是文艺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文艺两新(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文艺生力军。江苏作为文艺两新的重要集聚地,必须加强团结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文艺两新的文艺创造热情,把这一最大变量转变为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文艺力量。

在团结引导上下功夫,在党建引领、专业提升、创作扶持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延伸工作手臂,团结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听党话、跟党走。一是高站位加强党建引领。各级文联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及登记部门沟通联络,指导文艺两新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党支部,实现对文艺两新更大范围的组织覆盖。畅通优秀文艺两新人士入党渠道,增强其归属感、责任感。鼓励各级文联党支部与文艺两新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党建水平。二是系统化加大培训力度。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常态化新文艺群体优秀人才培训班、研讨会,推动思想政治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相互融合,增强文艺两新对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思想认同,全面提升文艺两新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品德修养,以艺德双修为导向涵养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三是全方位加强创作扶持。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艺术创作生产扶持资助体系,在重大活动、采风培训、展演展示、评奖推介等方面给予文艺两新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打通文艺两新与体制内艺术家交流融合渠道,为文艺两新营造良好文艺创作生态环境,引导他们在文艺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和创作水平。

在联络协调上下功夫,在会员发展、职称评审、宣传推介上取得新突破

发挥全省文联组织的优势,提升的能力,上下联动、左右联通,为文艺两新成长发展架桥铺路,画好同心圆。一是畅通组织吸纳。拓宽文艺两新会员发展渠道,探索创立准会员制、邀请制等会员发展新模式。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文联和协会委员会、理事会、主席团。摸清底数,加强联络,推动各级文联、协会建立本地区、本艺术门类文艺两新人才信息库、代表人士名录,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以点带面,扩大工作覆盖。二是开展职称评审。根据人社部、文旅部《关于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发挥好文联作为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主渠道作用。举办职称评审工作培训班,建立掌握政策、熟悉业务的文艺两新职称评审工作队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艺两新对文联开展职称评审的知晓度、认可度,保障新文艺群体在职称评定上享有同等待遇。三是构建宣传矩阵。发挥文联所属各宣传平台作用,加快推进网上文联建设,推动新媒体与文艺两新工作有机融合,开设文艺两新专版专栏,促进文艺两新网络文艺精品和优秀人才展示传播,打造文艺两新新媒体推介传播矩阵。

在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在平台搭建、制度保障、组织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强化服务手段,健全服务机制,用项目带动服务,全链条破解文艺两新发展难题,打通联络服务文艺两新最后一公里一是搭建展示平台。统筹整合美术馆、艺术中心、艺术剧场、文艺家之家等阵地资源,为文艺两新提供更多展演展示、研讨交流的平台。策划开展文艺两新展示月活动,推进创建一地一品”“一会一品,构建以省级活动为龙头、各设区市活动为主体、县区活动为基础的文艺两新品牌集群。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坚持以制度设计为主线,建立全省文联系统文艺两新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新兴文艺形态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研究,根据文艺两新的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发展制度机制,实施好差异化服务管理,提升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加强组织建设。目前12个省级文艺家协会均已成立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7个设区市文联成立联合会、联盟等文艺两新工作部门。持续巩固全省文联文艺两新工作一盘棋格局,充分发挥文艺两新联合会、联盟、艺委会等职能作用,加快建设江苏省文艺两新实践基地,扩展首批6家实践基地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延长工作触角。

在自律维权上下功夫,在行风建设、权益保护、文艺惠民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自律维权职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动有为地开展文艺维权工作,不断扩大维权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一是以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生态。发挥好各级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和各文艺家协会行风建设委员作用,引导文艺两新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划组织江苏省文艺两新领军人物、骨干人才评选,加大对文艺界尤其是文艺两新先进典型的挖掘、推介和表彰力度,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二是以权益保护促进文艺繁荣。建立健全文艺法律志愿服务机制,将维权服务向文艺两新延伸,加大对新文艺组织群体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打造省文联知识产权宣传周品牌活动,各级文联、协会同步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活动,提高文艺两新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三是以志愿服务突出惠民利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文艺志愿服务作为团结联系文艺两新的重要载体和纽带,组织文艺两新积极参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优秀文艺成果共享工程等惠民活动,带领文艺两新走进基层一线送文化”“种文化,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作者系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