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民为本 建设人民城市

发布时间:2024-11-13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何人杰 王 军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民城市建设提出要求,强调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人民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市政)作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与维护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优化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彰显城市的品质和温度,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市政力量。

倾听人民关切,打造宜居体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建设人民城市,就是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作为首要标准。无锡市政快速响应市民对城市建设和市政服务的需求,积极推进行业的内涵式、精益化发展,提升基建产品品质,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

精细管理,提升品质。城市基础设施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养。为保证管理范围内的道路、桥梁及排水设施安全运行,守护道路平整、桥梁畅通、排水无忧的城市环境,无锡市政坚持两手抓”“双统筹,持续扩充项目内涵,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市民打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通过精细化的建设管理与创新技术的应用,及时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施工工艺,提高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快速路建设、道路品质提升工程、雨污水内涝治理、自来水管道品质提升等多维度项目,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无锡市政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优化城市人居体验。在道路地下带病管网施工中,应用了非开挖修复新工艺技术,不破坏路面,降低交通出行和市容市貌因建设施工所受的影响,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行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

绿色发展,宜居宜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无锡市政着眼于人民群众与城市生态的和谐共生目标,探索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不断加大绿色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积极研发绿色基建新材料,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为创造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贡献市政智慧;对混凝土厂、路面工程单位等生产车间进行封闭式改造,显著减少其生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生产;投资光伏发电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实践,为能源供应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对西漳基地进行环保改造,创建绿色工厂,打造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绿色园区。

坚持民生为大,筑就韧性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无锡市政以韧性城市建设为目标,不断塑造创新性、综合性、多元性、叠加性的发展效应,为创造安全、放心的人居环境贡献市政智慧和市政方案。

海绵织绿,惠泽民生。创新技术手段和科学规划管理,将道路建设、河道整治、公园绿地等海绵项目整合划片,通过道路、绿带、水系等线型公共区域与居住小区海绵设施建设改造相结合,形成连片集中效应,从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实现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马夹浜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系统结构对雨水进行净、蓄、用、排,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入河水质,减少了绿化灌溉用水,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项目二等奖。

安全筑基,质效并行。为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以安全定手势,以质量树标杆,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现场安全管理,巩固深化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的双控机制。依托重大项目周例会制度,每周梳理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协调的事项,专人督促落实,确保项目建设优质安全快速推进。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制下发系列施工指导书及安全口袋书,规范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进一步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重点、要点,量化和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工作质量、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无事故。

防汛护民,速排保行。每年夏季,面对台风带来的大风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积极做好应急保障人员、防汛车辆、机械和物资准备,主动完成无锡城区范围内污水管网巡视、水位监测、外溢点维护、临时调排水和现场值守等应急任务,齐心协力打好防御战。对城区内低洼路段中的易冒水点进行巡视和水位监测,发现有外溢点均在第一时间保障处置到位,确保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针对重点路段应急点位,出动泵车、抢险排涝车等专业设备,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心系人民福祉,创设智慧空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制造领域涌现出一系列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在塑造全新行业发展图景的同时,也成为撬动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支点

智能升级,安全赋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产业智能化要求,无锡市政充分利用物联网、5G技术等智能化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养护管理,为人民城市建设赋能。在污水管网中部署智能传感器,实现对井下水位、水流等关键参数的实时动态监控,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检车等高科技设备,进行路面病害的自动识别和监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预测污水管网和路面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大幅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证了应急时效,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数字融城,乐享便捷。近年来,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无锡市政从业务采购数字化比较、生产过程数字化控制、养护运维数字化监控等方面入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服务国计民生的实践。通过对生产资源、质量效率、安全环境的数字化管理,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精确设计与模拟,减少设计错误和变更,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提前实现项目投入使用。同时,将数字技术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依托智慧化数字平台,对现场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极大提升了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与灵活性,更为无锡人民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校企合作,智惠民生。无锡市政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先后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并进行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安防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探索科研项目共投、项目成果分享、项目合作共赢的技术产业化新模式。同时,通过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引导产学研各方围绕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展开深入研究,把高校在现代智能技术方面的优势,逐步转化为集团创新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优势,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惠及广大市民,增进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作者单位: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