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提出的“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南京产业强市、江宁制造业强区工作部署,以园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牵引,启动“四优四强”行动,集聚产业链388家重点企业、1.8万余名党员智慧力量,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压实责任链条,优化机制强引领
开发区党工委强化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园区政、企、银、校等各领域党组织资源力量,打破行政隶属壁垒,以“三项机制”调整优化为牵引,把一个个“党建孤岛”串联成“链上命运共同体”。
优化联席会议机制。依托片区“大党委”、百家湖商圈党委联建共建等机制,吸纳一批产学研、政银企等主体,共同参与产业链党建工作,构建起以园区产业链党组织为核心、规上重点企业为龙头、驻区高校和金融机构等单位为后盾、其他链上企业为支撑的“1+1+2+N”组织体系,产业链党组织及成员单位数量由2022年底的96家扩容至120家。
优化调度会商机制。通过高位推动、定期调度,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形成产业链党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格局。开发区主要领导每半年专题调研1次产业链党建工作;链上龙头企业党组织书记每月组织链上企业开展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品牌联创、业务联商等活动。在各级党组织“牵线搭桥”下,2024年开发区链上企业累计签订党建共建、技术攻关、产销合作、金融服务等合作协议50余个。
优化结对共建机制。紧紧抓住服务企业最直接的职能部门,将优质服务精准“滴灌”到亟待“解渴”的链上企业,组织园区投资促进局、经济发展局等职能部门党组织与30余家龙头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部门党组织书记同时担任结对共建企业党组织党建指导员,上门提供党建指导、税费减免、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审批等“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紧扣产业发展,优化服务强保障
根据企业实际,提供有价值、有深度的定制服务,一点一滴做优链上企业发展壮大的生态环境是衡量产业链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着力完善企业服务体系,以“人人都是服务员,个个当好招商员”的行动自觉,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链上企业服务保障工作。
构建“一网统管”全链服务体系。优化形成“1+8+N”链上企业服务片区体系,即1个企业服务领导小组+8个企业服务片区+若干企业服务专员。遴选一批企业情况熟,既懂党务又通业务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8个服务片区组长、企服专员,架起园区与企业互联互通“连心桥”;由园区领导带头,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化身企业“服务员”,全覆盖定点挂钩链上企业,常态化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完成三轮挂钩企业全覆盖走访,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375件。
构建“一键响应”快速服务体系。优化集成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线上实时动态更新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推动平台成为开发区企业党务咨询、诉求流转、政策服务、空间匹配、资源赋能的总入口。从制约产业、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入手,在平台上线“企业诉求跟踪办理系统”,以数字赋能提高企业诉求办理效率,诉求平均办结时间从13天缩短至1天之内。
构建“一企一档”发展陪伴体系。实施江宁开发区企业发展陪伴计划“4.0版本”,开展“链主企业聚合、新兴企业倍增、新进企业生根”三大行动,分级建立百亿级、50亿级和30亿级企业培育清单,分类制定培育方案,增强核心资源供给和赋能。聚焦新型电力系统主导产业,围绕在产业“高原”上建“高峰”,深化与南瑞集团等链主企业的合作共建,着力推动新型电力产业朝着突破3500亿目标奋进,高水准建设“世界智电谷”。
聚焦龙头带动,优化品牌强示范
产业链党建需要有生命力、鲜活可信的载体来呈现、展示和引领,党建品牌是思路、经验和方法的凝练,背后是系统思维、创新意识和高质高标。近年来,开发区党工委大力加强链上重点企业党建品牌建设,构建了“依产业链而建、为产业链赋能”的品牌建设矩阵体系。
对标先进学。紧盯国家级经开区标杆苏州工业园区,制定实施《江宁开发区产业链党建“对标提升”行动方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组织链上30余家重点企业党组织书记、企业负责人,到苏州、合肥等先进园区观摩学习、对标找差、取长补短,定期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园区“传经送宝”。
立足实际创。结合开发区实际,开展“一链条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目前已培育出覆盖智能电网等7条产业链80多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党建品牌,其中,既有合资企业长马汽车党委“长聚力·马上行”,又有新业态企业领行科技党委“一路橙心·先锋领行”,制造业企业嘉隆电气党支部“红磁场”等品牌,“百花齐放”格局初步形成。
形成示范引。举办开发区产业互联互通推进会,发布开发区“链享红”产业链党建品牌。分期、分批组织100余家链上企业到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品牌特色鲜明的企业观摩学习,推动链上企业党组织学有标杆、做有示范、进有方向,形成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凝聚起万千企业“链”上携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宁开发区新实践的发展初心。
围绕人才支撑,优化结构强队伍
随着链上企业的迅猛发展、加速创新,对产业的人才招引和专业配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区党工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共识,联动驻区科研院所资源力量,推动人才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聚焦产业引人才。编制实施《江宁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瞄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团队,系统引进产业紧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与园区主导产业高度契合,多层次、国际化的科技人才招引体系。今年以来,开发区“万人计划”入选4人,工信部制造业人才答辩环节入选4人,均为全市第一,全市人才发展高地效应逐步彰显。
校地融合育人才。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华为、南瑞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人才联培,集聚人才超300人。全面启动环南航科技创新带建设,围绕低空经济、航空航天、光电信息以及前沿性未来产业进行布局,打造校地融合示范区和优势产业集聚区。
搭建平台聚人才。发挥海智湾·江宁国际人才街区聚才用才“助推器”作用,成立紫金山国际人才街区服务联盟,通过举办“永远听党话、奋进新征程”主题研学、创业大讲堂、大学生毕业嘉年华等活动,着力打造人才留宁新标杆,推动新增“入湾”人才310多人。引导园区链上龙头企业组建一批党员人才攻关联合体和创新联合体,鼓励党员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开发区党工委通过大力推进产业链党建“四优四强”行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聚势共赢”。今年前三季度,开发区两新组织“双有”比例分别提升到97%、98%;完成项目招引88个,超出全年任务约10%;实际投资总额预计完成158亿元,超出全年任务约31.7%;76个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连续4年提前完成全年招商引资核心指标。□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江宁开发区工委党群工作部部长)
责任编辑:赵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