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为新时代新征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净化政治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践行“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一是细化清单促具体。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等重大要求,明确政治监督的任务、对象、内容和标准,建立监督台账、强化对账监督,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南京落地落实。二是紧盯问题促精准。紧盯掌握权力的“关键少数”、权力行使的关键环节,精准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善于从政治视角研判分析,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端倪,精准分析问题、开展“政治画像”;突出重点、精准反映问题、避免跑偏发散;深化促改促治、源头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三是贯通融合促常态。要把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巡察监督、案件查办等结合起来,健全政治监督协调机制、“组组”“地地”协同监督机制、“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等,以谈心谈话等方式精准传达要求、传递责任、传导压力。
践行人民至上,回应群众诉求。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要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反腐惩恶为民,进一步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一是从信访举报入手,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全面起底2021年以来的1.32万件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通过“全员办信、全员办访”将每一件信访举报查清查透。完善“责任明晰、程序严密、运转顺畅”的闭环管理机制,建立扎口管理、定期对账、挂牌督办、领导包案等制度,实行“日清、周结、月报、季分析、半年报”,确保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结果。主动融入“大信访”格局,加强与信访部门的协调联动,完善情况通报、联合督查、应急响应、考评激励、督责问责等机制。二是以查办案件开道,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紧盯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重点民生领域,严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聚焦3个全国性整治项目、15件具体实事和4个省级整治项目,特别是“校园餐”管理、殡葬、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腐败乱象持续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取得实效。深化运用“战区”模式,采取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异地办案方式,着力破除“熟人社会”干扰。三是把基层治理夯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南京实际,深化重点领域治理,拓展特色专项整治,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督促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把公共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发生极端案件。
铲除腐败土壤,净化政治生态。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一是深化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协助市委建立常委会学纪制度,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常态化加强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提醒。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运用南京特色廉洁文化资源,对重要岗位干部做到纪法轮训全覆盖,重点加大对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的纪法培训、廉政提醒力度,推动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二是深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深入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深挖细查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聚焦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影响高质量发展、加重基层负担、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突出问题。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常态化开展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回访教育工作。三是深化权力制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条件。加强监督促改、以案促治,深入查找、推动解决案发单位在政治生态、选人用人、权力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加强类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的整改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完善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增强刚性约束。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加快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
完善制度环境,健全监督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研究探索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系统集成的有效途径,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供制度环境和基础条件。一是强化监督专责。要持续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理顺纪检监察机构职能设置和运行机制,做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等单体监督。加快建设数字纪检监察体系,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结合实际开发应用监督模型。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人员配备、资源整合和工作统筹,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全市28个监察员办公室作用,强化街镇、村居监督力量统筹,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以对江北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全要素监察赋权为契机,健全完善开发区监督体制机制。三是推动贯通协同。对内,加强市、区、镇(街)联动,机关、派驻、巡察衔接,健全问题线索综合分析机制、优化监督检查机制,促进“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对外,协助党委加强主责监督,主动对接党委督查考核、人大执法检查、行政执法监督,推动审计、财政、统计等专业力量深度参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巡察。
加强自我约束,锻造过硬铁军。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要大力建设“五个纪委”,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打造“担当纪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增强敢斗善斗能力本领;打造“效能纪委”,激发真抓实干内生动力,持续提升监督办案工作质效;打造“规范纪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执纪执法权正确行使;打造“阳光纪委”,加强宣传引导、展现秉公执纪良好形象;打造“清廉纪委”,从严监督管理,淬炼绝对忠诚可靠铁军。要严格执行“五条禁令”,锻造成色更足、纯度更高的铁军队伍。巩固拓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地检视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违规吃喝、不当交往、跑风漏气、说情干预、言行失范等5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划出底线,强化制度刚性执行,坚持刀刃向内、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
责任编辑:张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