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港口集团是江苏省港口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的主体平台,集团资产规模640亿元,职工1.2万人,其中一线产业工人8400余人、占比超70%。近年来,省港口集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班组建设“双基”融合为抓手,充分发挥一线产业工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学习型、实干型、幸福型”现代新国企,为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提供坚强支撑。
坚持标准质量,做好一线产业工人发展党员工作
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产业工人发展党员扩量提质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双培”工程,注重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
严格标准程序。严把政治关,结合产业工人特点明确10条具体政治标准,做实政治审查,压实培养联系人责任,每年集中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确保新党员政治合格、质量过硬;严把结构关,认真落实年度党员发展指导性计划,注重向一线倾斜,近三年累计在一线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220名,占计划总数的65.7%;严把程序关,编制《党支部工作手册》,对发展党员的5个阶段25个步骤全程纪实、刚性把控。
动态消除“党员空白班组”。针对企业点多、线长、面广,一线24小时作业“三班倒”的特点,抓好组织有形覆盖,把支部、党小组建在码头、建在船上。结合生产实际对产生“党员空白班组”的原因逐一分析,通过“发展党员、输送党员”双重措施着力消除“空白”,260个基层班组实现党员全覆盖。针对远洋船舶出海航行时间长,科学合理编排船员配备方案,确保每航次都有在船党员骨干,筑牢“浮动国土”上的坚强堡垒。
放大导向作用。注重在生产一线培养肯吃苦、愿奉献的劳动模范,在创新一线培养业务精、技术好的工作能手,在急难险重一线培养敢担当、肯作为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唐义朝,省交通运输行业青年建功标兵、省十四次妇代会代表马云等一批“港口工匠”“科技能手”被吸纳入党,有效激励带动一线工人立足岗位担当作为、积极奉献。
强化思想引领,严格产业工人党员教育管理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引导产业工人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突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产业工人党员培训轮训的“第一课”“主修课”,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举办“省港大讲堂”、职工“道德讲堂”、班组“思政微课”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到码头、上船舶、进班组。
突出灵活多样、管育并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围绕企业改革、延迟退休、职业健康等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组织150余名党代表、党支部书记、劳模工匠等到一线进行宣讲。探索党员自学、小组研学、组织帮学“三学”机制,灵活采取送学上船、“云端”课堂等方式,着力解决产业工人党员工学矛盾。用好集团企业文化展馆、廉洁警示教育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馆、65个党群活动中心,指导基层党组织与属地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强化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
突出党建引领、文化润企。坚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文化自信,以党的建设助推企业文化建设,形成“通江达海、链接美好”的共同使命,“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企业精神。举办“我们都是奋楫者”演讲比赛,党员带头上讲台实践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举办“走进江苏港口”开放日活动,策划“港口十二时辰”系列图文报道,展现共产党员“接地气”“带露珠”的好形象。
聚焦干事创业,提高产业工人党员战斗力
把生产经营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在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充满挑战的技术攻关中检验产业工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立足岗位建功。聚焦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运输,粮食、化肥等重要民生物资保供,“水运江苏”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水上应急救援服务等,在生产经营一线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组织产业工人党员在深化企业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工作中挑重担,有力促进经营业绩屡创新高。2024年集团完成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16.98亿元、同比增长9.7%,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成为内河港口企业第1家进入千万标箱序列的港口企业。
开展创新攻坚。为攻克集团数字化转型难关,联合华为公司实施“金种子”计划,选派党员技术骨干参加,率先形成数字化转型全链条推进方案,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批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录。组织党员投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设29个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聚焦生产中的难点和关键攻关,广泛开展“五小”创新活动,11个产改试点项目获评省部属企业优秀产改项目,2项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获评“省部属企业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释放典型效应。健全集团荣誉表彰体系,常态化开展港口工匠、金牌班组长评选,培养选树以党的二十大代表黄强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工人党员先进典型。推行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职业发展机制,健全覆盖全员、晋升有序、转换合理的人才成长体系,70余名业绩突出、现场管理能力强的党员班组长被选拔至管理岗位,一批“黄强型”技能人才晋级为技能大师,切实营造产业工人党员勇于担当、奋楫争先、实干奉献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赵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