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需民盼 办好民生实事

发布时间:2025-03-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丁 峰    

民之所向,政之所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张家港市民政部门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回应民忧民需民盼,不断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兜牢社会保障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救助是一项保障基本民生的制度安排,承担着兜底保障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9+1”社会救助体系。张家港市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为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2017年起创新实施村级医疗互助项目,有力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该项目在册参保人数60.77万人,累计募资3.8亿元,累计补助39.43万人次3.11亿元。持续完善物质+服务+发展综合救助机制。张家港市加大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救助力度,实施港好助你社会救助关爱项目,为特殊群体提供精神关爱、环境改善、能力促进等救助帮扶服务。扬帆计划低收入家庭青年就业促进项目,为全市在册低收入家庭青年提供就业增能服务。截至目前,199名低收入家庭应届毕业生已实现就业,127名低收入家庭青年就业后实现家庭经济状况改善,低收入家庭非应届毕业生也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就业增能服务,为今后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发挥好专家团队的专业优势,为港好助你社会救助关爱项目升级赋能,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分好社会发展的蛋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慈善事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重要方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重视做大慈善蛋糕,又要注重分好慈善蛋糕。近年来,张家港市着重打造爱满港城慈善品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募捐总额逐年增长,爱满港城已经成为城市的一种内在气质、一张靓丽名片。自2008年起,爱满港城慈善募捐活动已开展11届,累计募集善款7.54亿元,募集所得善款主要用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优抚、科教文卫、对口帮扶等方面。全民慈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慈善精神蔚然成风,涌现了以沙钢、永钢、国泰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心企业,以吴耀芳、徐光、王明华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心人士。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做好慈善+文章,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实施多样化、精细化的慈善帮扶项目,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提升公共服务的质感,打造群众可及共享的幸福港城。一老一小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所在。张家港市聚焦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抓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打造颐养港城养老服务品牌。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基本、普惠向品质多元发展,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建有4家城区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27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镇(区、街道)全覆盖。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累计超1800万人次,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148户,为2247户安装独居老年人家庭烟雾报警器,银龄互助项目获评2024年度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构筑童有优护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费减免和实时医疗救助全面实施,覆盖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全面建成,残疾儿童康复保障全面覆盖,新市民子女入学、入医均等待遇全面推进。将生活困境、突发困境、心理困境、监护困境等6类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纳入关爱服务范围,为124例突发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专业服务1064人次。作为省级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建设试点地区,打造三色花开  苏童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48家。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是江苏唯一入选民政部护童成长项目牵手+计划示范基地的机构。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精准分类保障,提升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推动流动儿童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县乡村三级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办好人生红白事,倡导时代文明新风尚。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张家港市作为全省唯一婚丧俗改革双试点县市,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基层共建、社会参与的多元改革体系,多措并举推进婚丧俗改革。婚俗改革为减负。构建市、镇、村三级婚俗改革工作机制,融入更深层次家庭家风建设和更宽领域文旅产业发展,倡导文明简约、一生一世幸福婚姻家庭观,全方位打造新时代文明婚俗标杆,获评江苏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合格单位。张家港市将进一步拓展婚姻登记外延与内涵,持续擦亮爱载暨阳品牌,做优特色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强化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力打造婚恋安家新名片、婚嫁服务新标杆、婚姻文化新高地、婚俗改革新典范。殡葬改革惠民便民。累计投入超亿元,建强殡葬基础设施,编制全国首个白事一本通,包含治丧流程指引、火化安葬指引、身后一件事指引等多个方面。推广生态葬,实现生态葬区全域覆盖,2024年度平均缩减办丧支出约15%。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加快殡葬设施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节俭治丧、生态安葬、文明祭扫的逝有所安县域新样本。

夯实社区治理的根基,优化民生微实事项目。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港市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和民生工作方法,探索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率先在江苏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动态、有效、快速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实施社区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单个项目资金量小的惠民项目,包括社区治理营造、安全隐患消除、社区环境整治、精神文化生活和居民关爱公益项目。引导发挥覆盖率100%的议事协商载体作用,实现群众从建议征集到议事会商议,从项目监管到项目评价全程参与。从每年度第三方调查结果来看,居民群众项目满意度在95%以上。截至目前,累计产生3056个项目,资金预算1.58亿元。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实现了由自上而下政府给服务,到自下而上群众选服务的转变,保障了居民群众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畅通了基层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自2018年实施以来,民生微实事项目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张家港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保留节目

(作者系张家港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