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抓好党支部作为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泗阳县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泗阳县紧紧抓住获批省级试点契机,聚力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促提升,推动支部建设行有准则、动有依据、做有规范,以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整体提升推动党建工作全面提效。
建强组织体系,推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坚强的组织体系去实现。泗阳县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各领域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组织覆盖到边到底。针对农村领域支部党员偏多、“两企三新”领域党组织覆盖偏弱等情况,优化党组织设置,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组建等形式,加大组建力度,“50人以上企业有党员、100人以上企业有组织”的“双有”比例超96%。依托园区、商会、行业协会等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在杭州、苏州等地成立流动党员党委2个、党支部6个,在县内成立流入党员党组织2个,建立“小区党支部”129个,推动各领域党支部有形有效覆盖。
党建阵地实用好用。坚持“规划合规、布局合理、配置合适”原则,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功能提升,近3年改扩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5个,提档升级89个。创新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双聚”行动,将各类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切实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群众想来、常来、爱来的“红磁场”。在机关和“两企三新”领域,加强共享阵地建设,推动资源共用,为活动开展、服务企业等提供便利。
支部权责明晰明确。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省级试点工作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紧密结合,梳理整合党支部在党员队伍建设、过好组织生活等方面34项建设标准,形成支部建设“工作指南”。绘制党支部运行流程图,通过图表化、程序化直观展现,明晰党支部建设具体要求、明确各自职责义务,推动支部和党员划好“边界线”、种好“责任田”。
狠抓队伍建设,坚持优选优培、从严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近年来,泗阳县紧抓“选育管用”全链条,在队伍建设上下真功、出实招,让党的肌体拥有更多“活力细胞”。
抓优头雁选配。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把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摆在支部建设的突出位置。在村(社区)党组织方面,结合下一轮换届要求,通过在外能人引一批、本土人才挖一批、后备力量育一批等措施,统筹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推行村(社区)书记专业化任职,有序选聘优秀村(社区)书记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打破晋升发展天花板,让村级党组织书记有干头、有奔头。在其他领域,明确选任标准,积极把懂党务、懂业务、懂管理的支部书记选出来、用起来。
抓好素能提升。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赋能工程,每年对村(社区)、机关单位、学校、非公企业等各领域党组织书记培训全覆盖。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开展“基层党员进党校”活动8期,为1500余名村、社区、非公企业、流动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提供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履职资格认证制度,843名党务工作者持证上岗。
抓严日常管理。深入实施发展党员“双提”工程,创新推行村干部近亲属入党报备、执纪执法部门政审联审等发展党员“五项制度”,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获评“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推行党员分类管理,对全县4.4万余名党员进行精准划分,分层教育引导,分类设岗定责,推动党员在招商引资一线、工程建设一线、项目服务一线等关键岗位磨砺品质、建功立业。
聚力做优服务,做到务实管用、群众满意
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重要的衡量依据在于党组织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本领有没有提高,在于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有没有提高。泗阳县将支部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突出党建引领,强化资源统筹,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助力乡村振兴。以经济薄弱村提升为突破点,探索实施集体经济增收“富民先锋”行动,通过统筹用好村(社区)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金融专干等人员力量,在资源盘活、项目招引、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着力破解村(社区)党组织没钱没资源办事等问题。创新实施党建共富联盟工作,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育、人才联培、资源联享、技术联用、品牌联创等“六联”模式,整合省级及以上扶持资金2100余万元,连续4年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等次,获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
做实社区治理。深入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充分发挥“引领、协调、服务”功能,大力实施“幸福同堂”工程,建好用好“爱心食堂”,动员2000余名在职教师志愿参与“周末学堂”,切实为“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提供精细化服务。深入开展建强“红色业委会”助推物业服务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符合条件的党员业主、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进入业委会,重点推动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担任业委会主任,加强社区党组织对业委会的指导监督,进一步强化业委会服务监督、民意收集、纠纷调解等功能,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激活产业发展。建立产业链党建“牵头部门+责任园区”工作运行机制,成立5条重点产业链联合党委,分领域出台服装家纺、板材家居等产业链党建实施方案。围绕“一企一支部”工作目标,根据企业规模、党员数量等情况,成立企业党组织59个,实现应建尽建。建立企业需求、部门资源、惠企项目“三张清单”,梳理链上“重点招商企业名录”,先后开展供需对接、招才引智、定向招商等活动97场次,推动重点企业与中国纺联、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共建协议45个,落地转化科技成果49项,持续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汇聚红色动能。□
(作者系中共泗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责任编辑:赵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