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转变”提升国企监督效能

发布时间:2025-03-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邢亚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把纪检监察同对基层巡察结合起来、同各方面监督统筹起来。近年来,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有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四个转变,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不断提升国企监督效能。

健全监督体系,推动被动监督主动监督转变。国有企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职责,必须通过精准有力的监督工作,推动践行两个维护,履行职责使命,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监督工作要解决不会监督、不想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克服坐等信访举报、被动监督的思想,全力推动构建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贯通融合的大监督体系,通过主动监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发展。江苏有线纪委每年协助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工作会议,推动公司党委与所属单位党组织逐级签订四责协同责任书,明确各级党组织工作职责和全面监督内容。推动出台《党委巡察组工作规则》,设立三个专职巡察组,大力提升了巡察监督的质效。2024年对五家分子公司开展巡察,发现突出问题177个,下发立行立改通知10份;通过废改立,发布《关于员工违规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的惩处规定》《以案促改工作实施办法》等近20项工作制度,推动专责监督规范化、法制化、正规化。出台《纪委驻点监督员工作规定》,向子公司派驻监督员,实现监督工作全覆盖。2024年查办问题线索66件,谈话函询44人,初步核实20人,立案12件,组织处理3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做实做严专责监督:发布《纪检监察机构对职能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进行再监督的实施办法》,对公司各职能部门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建立职能部门异常问题报送制度,对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抓早抓小。通过构建大监督体系和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能,有力推动各类监督力量履职担责、主动作为。

调优工作机制,推动有形监督有效监督转变。国有企业纪检、审计、巡察等各类监督部门每年开展监督工作,形成了大量督查材料、审计报告、巡察报告等,但各类监督成果如何运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共性问题。有些企业存在同样的问题年年查、同样的问题年年有,监督后半篇文章做不实、监督质效做不高的情况,导致监督工作有其形,无其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监督协调贯通,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江苏有线纪委推动下发《关于纪检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工作办法》,明确了纪检、巡察、审计等监督工作之间的衔接措施,推倒了部门墙,延伸了监督链,打出了组合拳2024年度,通过纪审联动,对审计部门发现的66名违规经商办企业的员工进行进一步处置,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46名员工,对20名关联业务金额超100万的员工进行立案审查调查;通过纪巡联动,对巡察中发现的两名懒政怠政不作为的县级公司一把手进行组织处理,对一名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县级公司一把手立案审查调查。制发两书一函3份,督促各分子公司、职能部门查堵漏洞、完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同各类监督之间形成会商沟通、联合督查、信息共享、成果运用四种工作机制,推动监督从部门监督向联合监督转变、从有形监督向有效监督转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清除障碍、保驾护航。

紧贴企业主责主业,推动专责监督专业监督转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是专责监督部门,但在实际履责过程中不仅要熟悉纪检监察工作,更要紧贴派驻企业的主营业务,有能力对资金密集、资源集中的业务组织巡察督查和开展监督检查,在一线工作中练就敢于善于斗争的真本事,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对腐败行为和作风问题形成震慑。江苏有线纪委建立巡察人才库,动态更新党建、人力、财务、市场、审计等业务骨干,针对被巡单位业务特点组建巡察组开展巡察。每季度召开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工作例会、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会等,通过邀请领导专家对典型案件剖析、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讲解业务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公司内部案例复盘等方式加大对纪检干部的培训,使纪检干部成为熟知甚至胜任工程、采购、市场、财务等主要业务的行家里手,实现从专责监督向专业监督的转变;开展采购合同履约情况专项监督,对江苏有线近两年920100万元以上的合同倒查,发现在保证金缴纳、供应质量、供应服务、人员配备、资金等方面存在102个问题,并督促相关单位完成整改。督促规划部门排查公司重大经营风险和亏损项目,发现典型亏损项目2个,推动制定公司《股权投资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协同财务部门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就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形成三张清单并予以公示。瞄准重点业务领域开展专业化监督,每年对查办案件进行案情通报,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写在纸上的案情变成记在员工心中的敬畏,实现查处一案、震慑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推动专责监督专业监督转变,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发展环境。

用好AI和大数据,推动人力监督算力监督转变。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江苏省纪委目前已建成1+6+1数字纪检监察平台。江阴市纪委作为全省国有资产专项整治试点,在其新建设的国资智慧监管平台中嵌入53个监督模型,实时预警报警,精准发现问题。AI智能模型、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业务,是今后纪检监察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江苏有线纪委按照构建数据基座、融合各部门各层级数据、搭建监督模型3个步骤,积极探索、推动公司纪检工作从人力监督向算力监督转变。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应用为主题,在省纪委指导下组织召开省属国有文化体育企业协作组会议,并与会介绍在分公司试点运行的采购监督管理系统采购监督管理系统通过对试点分公司年均采购次数580次、采购物资330余种形成的数据,进行提取、整合、建模以及多维度分析,建立了拆分规避招标风险模型、采购方式不合规风险模型、陪标串标围标风险模型、采购计划执行不到位风险模型、采购存量不合理风险模型等5大模型。在实际监督中,采购监督管理系统量化识别采购关键风险因素并多次发出预警信号,分公司纪委据此通过请采购等职能部门说明情况、提出监督建议和督办提醒等方式,保证了采购工作规范、优质运行。下一步,将从采购模块监督系统做起,由小至大,由点到面,推动各个业务模块监督系统不断聚合,最终形成综合的、符合江苏有线实际的算力监督全业务监管平台。

(作者系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纪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赵文韬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