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供给 激活发展型消费需求潜力

发布时间:2025-03-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陈 昊    

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重要着力点。对此,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了首位。在衣食住行等生存型消费面临增长天花板的背景下,促进发展型消费不仅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还能带动相关领域的服务业投资。

从消费规律来看,收入增加带动发展型消费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伴随收入增加出现分化,特别是发展型消费将迎来快速增长。当前,我国消费变化趋势与前期日本和韩国非常相近,两地消费市场的发展规律对我们拓展消费领域极具借鉴价值。

——“的变化:从重物质到重精神,催生出发展型消费新需求。伴随居民收入增加,日韩两国居民日益注重自身精神需求,带动了服务消费发展。从文化娱乐消费占比看,韩国由1970年的15.79%上升到目前的22%左右;从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看,日本自1970年至今实现了超一倍的增长。人们从追求物质享受向追求精神富足转变,为发展型消费开辟了增长空间,涌现出医疗美容、个人护理、体育健身等千亿美元级的发展型消费市场。

——“的变化:从存钱买到贷款买,孕育出发展型消费新客群。消费转型拉动消费贷款市场的扩张,催生出多种消费金融产品,让超前消费成为可能。对于重悦己的年轻群体,往往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技能而贷款消费,是推动消费转型的主力军。调研结果显示,虽然目前我国2030岁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17%,但其消费金额占到所有人群消费金额的30%以上,未来将成为发展型消费的主要客群。

——“的变化:从进口货到国产货,孕育出发展型消费新品牌。当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后,日韩两国都经历了从同质化大众消费向个性化定制消费过渡的阶段,并在细分领域发展出众多世界级的品牌。消费电子方面,日本涌现出索尼、任天堂,韩国发展出三星、LG,均跻身世界500强。文娱消费方面,日本培育出多家影视公司,韩国培育出WEMADE等游戏厂商。可见,贴合国民消费特征的本土品牌,更能在消费分化中快速崛起。

——“的变化:从集中性到便利性,拓展出发展型消费新赛道。技术发展让消费场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购物中心、商业街区,随时随地的消费变得更加普遍。线上消费蓬勃发展,不仅网上购物、外卖配送等经济持续扩容,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消费场景也快速增长。近场消费迅速兴起,大量独立自习室、共享KTV等在写字楼和居民区布局,提升了发展型消费的即时性和便利度。不断涌现的发展型消费新领域新赛道,增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后劲。

发展型消费培育面临爆发性增长临界点,但也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从日韩消费升级路径看,人均GDP突破2.5万美元是发展型消费快速提升的重要关口。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培育发展型消费仍面临一系列痛点难点问题。

从居民消费能力看,绝对收入增但相对收入降,拓展发展型消费动力不足。近年来,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2024年达到5.54万元。但居民增收的同时,生活成本也逐步走高。以南京为例,近三年恩格尔系数维持在26%左右,近三分之一受访者的住房相关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在25%以上。超过42%的受访者将基本生活支出占比过高作为制约发展型消费增长的首要因素,反映出相对收入的增加是促进发展型消费的关键。

从社会消费意愿看,需求基数大但支出增幅低,发展型消费的需求波动较大。超过85%的受访者愿意增加发展型消费支出,但态度相对审慎。一方面,在近年来收入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非刚性的发展型消费往往成为缩减开支的首要对象。另一方面,居民对于自身收入稳定性的预期普遍转弱,带动防御性储蓄意愿持续走高,对发展型消费需求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

从消费供给主体看,产业基础有但链主龙头缺,尚未培育出影响力竞争力强的本土品牌。居民消费由衣、食、住、用、行康、养、学、娱、憩升级,消费供给端的调整升级步伐也需加快。消费电子领域,江苏在材料、面板、模组等方面集聚了一批关键零部件企业,但缺少终端设备制造商,品牌竞争力偏弱。智能家电领域,江苏在智能家居的全屋集成、个人护理类小家电等新赛道尚未涌现出头部品牌。文化教育领域,在线教育方面发展相对滞后,既缺少头部内容创作机构,也缺乏龙头传播平台,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对外辐射能力。

发展型消费是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突破口,需多措并举释放市场活力,以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潜力。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密集落地,多地也积极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我们应以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为切入点,优化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举措。

强化政企联动,撬动消费需求。在培育壮大发展型消费上,可将财政补贴资金与企业让利促销相结合,聚焦成人培训、兴趣夜校、医疗健康、体育健身等领域联合定制价格亲民的体验套餐,并通过社交媒体、支付平台等移动互联网端口精准推送目标客户,在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的同时,以体验式消费精准对接客源。

突出场景引流,延长消费链条。近年来,体育赛事、演艺活动成为许多城市吸引外地发展型消费需求的重要流量入口。可通过举办城市定向越野等专业活动、组织演唱会等文艺演出、承办全球性体育赛事等方式,将发展型消费打造成为城市引流的新场景,并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其他类型消费,持续巩固提升对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圈消费需求的辐射能力。

加强赛道布局,抢抓消费风口。聚焦AI大模型,联合软件企业、在宁高校,围绕算力分配、学习算法、数据存取等开发培训课程。聚焦消费电子,组织举办国际性消费电子展会,邀请知名品牌进行产品首发,带动智能终端整机设计制造企业落地。聚焦智能家居,可整合闲置商业载体,与华为、海尔等企业合作设置智能家居全景体验中心。

鼓励内容创造,拉动关联投资。南京科教资源、文化资源丰富,且拥有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SOA(北美精算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等国际高等级资格认证的区域考点。要整合培训机构、媒体平台、知识分享类博主等多方资源,围绕资质认证、专业培训、技能教育等领域进行内容创作,加速在知识付费领域培育知名品牌。

加强市场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目前,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储值型消费的市场监管力度弱、后期维权难度大是制约发展型消费的重要因素。可通过完善相关领域立法,以及搭建预付卡资金监管平台、出台并落实发卡必备案制度、建立行业企业信用红黑榜等方式,从源头加强对储值卡发卡主体的约束,更好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贾潇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