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当前,数智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强劲引擎,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既为素质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催生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素质教育如何在数智时代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智时代对素质教育的深远影响
丰富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数智时代,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提升了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便捷性。在线课程平台、数字图书馆、教育类APP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各学科领域与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学生借助网络终端,能轻松获取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它汇聚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精品课程,无论学生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都能跟随顶尖学者学习专业知识。丰富优质的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撑,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学习需求,助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契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核心理念。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数智技术推动教学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多媒体教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新兴教学手段不断涌现,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将抽象知识直观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VR和AR技术可创建逼真学习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如历史教学中,利用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亲历历史事件;地理教学中,借助该技术展示地理奇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则能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助力教师精准教学。这些创新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助力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数智时代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全面收集和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进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数据,精准勾勒学生学习画像,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特点。教师依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学习指导和资源推荐。在线学习平台借助大数据,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和学习轨迹智能推送适合的学习内容与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突破薄弱环节。这种个性化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节奏和需求,为素质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让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数智时代素质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教师数智素养不足。数智时代的教学变革对教师能力与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工智能教学软件等数智教学工具,还要具备扎实的数据素养,能够收集、分析和解读学生学习数据,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学生信息素养与自律能力欠缺。数智时代信息爆炸,学生需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准确获取、筛选、分析和利用信息,辨别信息真伪与价值。但现实中部分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弱,易受不良信息干扰。同时,数智时代学习环境自主开放,学生需较强自律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抵制网络娱乐干扰。然而,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沉迷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导致学习时间被占用,学习效果不佳。
教育公平问题凸显。数智技术虽为教育带来便利,但在普及过程中教育公平问题愈发突出。不同地区、学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巨大,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拥有先进多媒体教室、高速网络等设备,能充分享受数智技术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网络覆盖不足,数智教育设备匮乏,无法有效开展数智教学。家庭经济条件差异也使学生获取数智学习资源的机会不同,加剧了教育不公平,阻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伦理道德与安全风险增加。数智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一系列伦理道德与安全风险。人工智能教学系统评价学生时可能存在偏见,影响评价公正性;学生个人学习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有隐私泄露风险;网络教学平台可能遭受黑客攻击,导致教学活动中断;虚拟学习环境中的虚拟身份和社交可能引发学生道德失范行为,如网络暴力、抄袭作弊等。
数智时代素质教育的破局之道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数智素养。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将提升教师数智素养作为教育改革重点,制定系统培训计划。开展数智技术应用培训,涵盖在线教学平台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VR和AR技术应用等,使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工具,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加强教师数据素养培训,开设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教师收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的能力,引导教师运用数据分析优化教学策略,实现精准教学。鼓励教师参与数智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提升自身数智素养和教学水平。
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与自律能力教育。学校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专门课程,系统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使用道德规范。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自律主题活动,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加强对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监管,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学习环境。
推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政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倾斜,改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网络覆盖工程,确保学校接入高速稳定网络,配备先进数智教学设备。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质在线课程等资源,免费向所有学校开放。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补贴、捐赠等方式,解决其学习终端设备和网络费用问题,缩小数字鸿沟,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伦理道德与安全保障体系。教育部门、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构建数智教育伦理道德与安全保障体系。制定数智教育伦理规范和准则,明确人工智能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和使用原则,确保公平、公正、透明,避免歧视和偏见。加强学生个人学习数据安全保护,建立严格数据管理制度,规范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流程,明确权利和责任,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作者系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致远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