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强调“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匹配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是新时代产业技术工人的重要锻造基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将高校党建与新时代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持续擦亮“党建引领、双心驱动、双元育人”融合式党建品牌,全力锻造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技能精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时代产业技术工人。
把握“培养什么人”,强化“初心”育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聚焦思想领航,在大学生“初心”教育上持续用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更有高度、思想教育更有温度、实境教学更有深度,着力培育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工匠人才,以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开设“健雄大讲堂”,理论宣讲有形有质。组建“健雄理论宣讲团”,党委领导班子全员深入理论课堂、实训车间、“一站式”学生社区讲授专题党课,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先锋人物为师生开讲授课。着力培养一批深受师生和企业社区群众喜爱的基层理论宣讲名师,实施“宣讲百场、辐射千企、受益万人”的“百千万”宣讲计划,累计开展校内外理论宣讲130余场、受益12余万人次,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青年、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打造“三类课堂”,思想教育可观可感。创设多元学习场景,打造“初心课堂”“青匠课堂”“德企课堂”三类育人课堂,将入党启蒙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一体化融合,形成显性课堂和隐性课堂协同发力、校企双元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课堂上学生“乐学、善学、好学”,生活中学生“有思想、有信仰、有活力”。学生递交入党入团申请书、参与党校团课学习人数显著提升,学校毕业生扎根基层一线技术岗位、服务乡村振兴人数比例不断提高。建立“工匠微学堂”,实境教学入脑入心。建成国内高职院校首个产业工人主题教育基地——工人先锋馆,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余位工人代表和大国工匠先进事迹,实现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前置到职业教育阶段。开设“工匠微学堂”,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工匠先锋故事和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党史党纪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中,营造尊敬劳模、尊重劳动、尊崇工匠的校园文化氛围,累计参学师生3万余人,打造形成“主课堂”之外师生理论学习交流的实境思政基地。
突出“怎样培养人”,强化“匠心”铸能,彰显双元育人优势。聚焦组织赋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保障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将党的组织建设与工匠型技能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校企双元育人特色品牌,协力构建校企共育时代新人大格局,有效助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工匠精神涵养。成立“车间党支部”,凝聚校企共识。积极推动“把支部建在教学工厂和生产车间一线”创新实践,建立建强“车间”功能型党支部,将保持工人阶级本色和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深度融入党的组织建设。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常态化开展“书记面对面”“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校企开放日”等“党群一体化”活动,形成校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价值共识和行动自觉。联建“三支先锋队”,强化示范引领。校企联合组建以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博士党员为核心成员的“专业导师”“技能导师”“博士导师”三支育人先锋队,围绕“立足一个岗位、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成果”,承担“教学改革与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双元制与精英人才”质量工程建设任务,持续促进课堂教学、技能实训、学术研究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目前,三支育人先锋队共有企业培训师30名、工程师23名、双元制职业和工作教育学资格认证教师71名,共同为地方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打造“定制工匠”党建品牌,推动守正创新。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牵头成立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苏州市太仓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与相关企业开展“党建+定制工匠”培养项目,实现高校党建工作与区域产业工人培育的全方位全过程紧密对接,累计为地方产业和企业输送数千名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学院积极总结“定制工匠”项目的成功经验,发布国内首个双元制人才培养标准,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标准化”方案。
落实“为谁培养人”,强化“双心”驱动,锻造优秀产业工匠。聚焦育人实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党建工作的“有为”提质人才培养的“有效”,使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同向共行、同频共振,全力锻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匠,为地方培养一流青年产业技术工人。实施“卓越”培养,引导“青春建功”。大力推动“1+1+1”卓越培养计划,即1名博士(副教授)对接1个专业社团、1名辅导员结对1名企业技能导师、1名学生参与1项科技项目,引导青年学生立足专业、勤奋钻研,沿着能手、巧手、妙手、高手的成长路径实现自身价值。双元学徒的技能水平、工匠素养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学生累计参与实用新型专利申报200余项、获得授权148项。开展特色实践,拓展“社会建功”。依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应急救护保平安”“手绘乡村中国行”“紫薇花开支教团”等“红色”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将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注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火热实践,学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近年来,“健雄青年”累计为企业技术工人、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开展应急救护培训6300余人次,为省内外39个村(社区)绘制“新时代文化墙”近4000平方米。推进“职前”教育,强化“岗位建功”。把握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开展“学徒成长营”“成长体验日”等系列“职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引导青年学生扎根技术一线,争当“技术新星”。近年来,双元学徒潜心钻研、勇毅创新,积极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技术力量,学院毕业生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最美人物、苏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实现高职学生“人人出彩”。□
(作者系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