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融合式”党建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张 丽    

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机关党建的职责定位,也是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多年来,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机制、目标、载体和队伍四维发力,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式,形成了具有统计调查特色的融合式党建路径,实现党建业务双向赋能。

机制发力,提升融合发展效能

建立和完善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

健全领导机制强统筹。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一张图推动党建业务谋划部署。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判融合发展态势,围绕重点工作动态优化跟进举措。将融合发展工作纳入支委会议事清单,依托四强党支部建设,以支委班子抓进度、促项目、保质量,形成书记领衔、委员包干、党员攻坚的联合工作矩阵。

畅通责任机制促协同。制定党建责任制和党建责任清单,明确三级党组织职责。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分类制定党组统揽全局、纪检组监督执纪、党组书记主责推进、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处室负责人具体落实的五张责任清单,形成纵向贯通党组处室党员、横向覆盖决策落实监督的全链条责任机制,严格照单履责,推动从严管党治党和扎实履职尽责有机统一。

建好学习机制提认识。依托五级联动学习机制,打造头雁课堂强引领、灯塔课堂学思想、研学课堂促思辨、专业课堂提能力的四大示范课,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和统计改革性文件,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为民调查意识,涵养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高度自觉,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

完善激励机制促活力。突出党建+内容,衔接绩效考核与党建考核,修订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党员积分管理办法、支部工作考核办法等,优化考评指标体系,实现过程可追踪、成效可量化。将党建业务融合成效评价纳入政治监督、检查指导和述职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岗位调整相挂钩,真正让融合发展实起来、硬起来。

目标发力,增强融合发展质能

紧扣目标,以党建领题、破题、解题,答好融合问卷,同向共线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汇聚相融共进之力。

找准结合点服务大局。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干工作,树好融合履职理念,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强跟进式落实,制定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21项重点任务清单、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整治清单、进一步推进统计监督职能落实措施清单,建立党纪学习教育推进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表以及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改进台账,打通贯彻执行中梗阻

找准切入点破解难题。书记领航示范,连续三年立项书记项目,以党组织为轴心、党员力量为半径,画出集中攻坚最大同心圆市委书记信箱来信办理质量电话调查成功率有效提升,1920户住户调查样本有序轮换,多元化、多层次、多级别的PMI指数体系成功建立,实现业务出题、党建破题、融合解题。

找准契合点回应需求。坚持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深耕主责主业,紧盯发展难点改革重点民生热点,发挥调查队轻骑兵优势,开展直接调查,做优数据解读,加强监测预警,每年撰写统计分析约100篇、统计信息约200篇、调研专报及课题约50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统计支撑、为民生保障提供调查服务、为党政决策提供监测参考。

载体发力,积蓄融合发展势能

突出党建引领和促进作用,打造深度融合载体,强化党建链动,构建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新格局。

提质活动优融合创新一轴四带党建模式,围绕党建轴心,以主题党日和工会活动为着力点,实现四个带动。打破壁垒,发挥各处室尤其是青年干部作用,统筹力量、共享资源,化一为全带动机制转换。事上磨炼,在活动全流程中增强青年干部沟通、协调、组织、宣传等综合本领,由专变综带动能力提升。找准切口,打造特色化主题党日,融合开展理论联学、业务交流、普法宣传、专业培训和专题调研,以小促大带动融合发展。每月组织工会活动,有效加强联动、凝聚合力,从内至外带动整体活力。

品牌建设强融合内涵深、叫得响、举措硬、有成效为目标,培树“‘量苏州  扬调查党建品牌。围绕品牌建设,内外联动,开展技能大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岗位互学、大家谈”“·讲堂、青年学说赛行等活动,领导干部走上苏州市百名局长百场宣讲”“法治开讲等理论宣讲平台,传递统计调查好声音,扩增内聚合力、外展形象的品牌影响力。

文化驱动助融合实施统计文化建设五融工程,聚焦融智强学、融力提能、融廉树纪、融情聚力、融心育礼策划40余项活动,以文化建设一体打造学习型、实干型、廉洁型、服务型、文明型机关。通过文化浸润激发内生动力,为统计现代化改革注入正能量,引领统计人传承国家调查红色基因,发扬求真务实的统计职业精神。

队伍发力,激活融合发展潜能

树立人才导向,把抓党建、干业务、强队伍贯通起来,激活聚合效应,赋能干部成长,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充分激活融合发展潜能。

教育培训锤炼融合能手。兼顾理论武装与实战实训,推动培训向赋能型”“应用型转变。分类分层开展支部书记、支委和党务骨干全覆盖式培训,增强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过硬本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作为业务培训首课,固本培元筑牢数据质量生命线

岗位交流提升融合能力。以支部升格为契机,壮大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实现各部门全覆盖,有力推动党的组织力量向业务处室延伸。在党务干部的选配上,落实好干部标准,健全双向交叉培养机制,按需组织顶岗锻炼、不定期组织轮岗交流,加强交互式岗位实践历练,以干部队伍的充分流动,为党建业务融合破壁垒、增动能。

青年担当促就融合能事。成立新媒体、文化宣传、课题建模三个青年工作室,变单干团干,让青年人更好施展才能。秉持自主、跨界、融合、双赢理念,建立导师帮带、项目历练、赛马评比培养链条,锻造多面能手。青年干部牵头完成的微信推文被国家统计局统计微讯采用,在江苏调查队系统微信创作技能大赛获多个奖项,建模课题获江苏调查队系统金陵杯统计建模大赛优秀组织奖。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

责任编辑:赵文韬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