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涉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切实维护海外利益,铸牢涉外安全,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国际形势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着眼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涵盖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等各个方面,重点立足中国实际、观照世界形势,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安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着眼国家治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是国家安全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是主动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考量。
着眼江苏实际。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对外交流广泛、战略目标众多,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任务重。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形势的重大判断,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风险源头管控,扎实防范涉外风险,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涉外安全保障。
完善机制体系,顺应发展大势
随着我国公民、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海外利益安全在国家安全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决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四大任务之一。
厘清重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要“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和安全同向相行、不可偏废,切实认清两者是“进”与“守”的依存关系,而非“矛”与“盾”的对立关系,需要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健全制度机制。健全的制度机制是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的关键之举。要强化境外安保工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召开会议、每月研判风险、形成研究矩阵、增强攻关合力,高效稳妥处置境外领保案(事)件;抓实安全防范相关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风险研判等信息共享制度,织密防控信息网络;统筹抓好涉外渔业相关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互联互通,积极防范化解涉外渔业重大安全风险。
创新体系模式。国家安全体系是承载国家安全制度机制运转的基本矩阵,体系更优则机制更顺、能力更强。要重点围绕政治安全,依托相关工作机制,构建“抓实重点领域、抓准敏感节点、抓牢关键环节、管好重点人员”“三抓一管”的工作体系,并在该体系之下建立“机制联合、部门联动、人员联防”的运转模式,全面构筑严密、高效、安全的防范立体网络。
加强能力建设,把握复杂态势
安全能力建设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特点。持续强化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工作链条,有利于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进涉外安全工作走深走实、做优做强。
增强风险监测能力。增强风险监测,有利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重点建强“江苏省境外安全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平台信息收集、风险捕捉、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等功能,推动风险图之于未萌、化之于未有,不断增强涉外安全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增强风险预警能力。“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是关键变量,对此类事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要坚持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深化实施领保宣传系列活动,通过政策宣介、知识宣讲、动漫宣传等方式,增强民众安全意识,不断汇聚安全风险防范的社会力量;持续完善安全风险告知制度,共享“暂勿前往国家和地区”名单,在外派劳务企业、人员办理护照及公证、注射疫苗等环节进行安全提醒和合理劝阻,最大限度减少赴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安全隐患。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的强弱是衡量本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认真落实并执行境外安保外事部门职责清单、处置指引、工作预案、总体方案的“4+N”应急处置系列文件,加强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推动学用相长、干学结合,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对复杂态势迅速把握、稳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注重整体提升,发挥外事优势
推进涉外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视角认识其多样性、关联性和动态性,构建集各领域安全于一体的安全防线,推动实现整体提升。
强化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外事部门对外交往职能和优势,加强与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沟通对接,及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任务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刻把握新的形势任务对外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时落实我省人员、企业和机构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安全防范和就地避险工作,守牢涉外安全底线。
树牢全局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强调的是系统思维和方法。要运用全局观念来观察涉外安全形势、研判风险挑战、谋划应变之策,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要坚持按照中央、地方、驻外使领馆、企业和公民个人“五位一体”整体工作格局和要求,强化协同高效、狠抓制度贯通,发挥外事部门内外协调、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优势,推动国家安全工作衔接协调、一体推进,努力做到攥指成拳、不留缝隙。
紧盯时局动态。海外利益一头连着企业和公民,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保护海外利益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更是衡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尺。要不断延伸海外利益安全工作触角,以钉钉子精神紧盯时局变化,特别是影响国家外交大局的地区局势、重要事件,做到闻风而动、主动作为,重点指导境外企业项目安全风险评估,适时对境外重头项目开展“线上+线下”安全巡查,及时帮助企业发现安全隐患,切实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作者系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苏胜利